9月17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省教育廳廳長鄧云鋒作了《關于全省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著眼于解決“鄉村弱”“城鎮擠”,我省以農村“全面改薄”和城鎮“解決大班額”為“雙輪”,努力推進城鄉辦學條件一體化、標準化。截至目前,山東“全面改薄”工程累計投入資金484億元,建設校舍2121.34萬平方米,完成設備購置87.38億元,竣工率達到99.15%。
在“化解班額”方面,截至目前,全省義務教育階段累計完成工程量1051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3001所,新增學位234萬個。截至2018年8月底,全省小學、初中大班額比例已經下降至24.21%和24.89%,分別較實施前下降了14.02和19.07個百分點,起始年級基本消除了大班額問題,建立了大班額長效防控工作機制,今年將基本消除超大班額,2020年將基本消除大班額。
為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山東積極探索教師編制管理創新,實行動態管理,每三年核編一次。對班額較小的學校和教學點按班師比核編,對寄宿制學校和育齡女教師較多的學校核增5%編制。近3年,全省新增教師12.87萬人,較好地解決了鄉村學校和解決城鎮大班額師資短缺難題。此外,山東推動師資配置“均衡”,整體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推開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打破優秀校長交流制度障礙。目前,全省17市已全部完成校長職級認定和聘任工作。近三年,全省交流輪崗教師9.98萬人,交流校長6074人,有2135名城鎮校長到鄉村學校任職、交流。從2016年起,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實施公費師范生培養計劃,目前已招收1.2萬名公費師范生,今后逐步建立長效機制。
鄧云鋒介紹,下一步,我省將補齊短板,確保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全面改薄”規劃任務,并制定我省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提升計劃,力爭到2020年基本補齊兩類學校短板。此外,還將完善公費師范生培養機制,建立公費師范生入職競崗選聘制度,未來三年招收公費師范生1.5萬名,為農村學校培養高質量的教師。實施鄉村青年優秀教師獎勵計劃,將入選教師列入名師培養范圍,設立鄉村教育突出貢獻獎。(新銳大眾 記者 趙君 劉一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