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 常青

  5月30日凌晨1時56分,由中鐵十局承建的邯濟至膠濟鐵路聯絡線工程(貨運大北環)矮塔斜拉橋成功轉體。據了解,該轉體橋創造了世界鐵路橋梁轉體重量最重(25000噸)、轉體長度最長(240米)、鐵路曲線半徑最小(800米)、單球鉸直徑最大(5米)等4項新的施工紀錄。

  30日凌晨0時36分,隨著轉體命令的下達,大北環鐵路矮塔斜拉橋輕輕“轉動”重達25000噸、長達240米的“巨大身軀”,以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中鐵十局技術人員事先在墩身轉盤上布置了刻度尺、作了編號,在轉體梁上安裝了速度傳感器和攝像頭,實時監控和調整轉體速度,保障轉體精確對位。經過80分鐘的緊張施工,轉體橋順時針轉動43.5度,跨過五條鐵路線和一條交通干道,平穩地實現了成功轉體。

  跨越膠濟客專的雙線特大橋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位于山東濟南高新區內,北側跨越膠濟客專上下行、膠濟線上下行、456專線等5條鐵路線,東側跨越交通干道大正路。為減少對既有鐵路的運輸干擾,該橋采用矮塔加勁預應力混凝土轉體斜拉橋的形式,梁體跨度為(120+120)米,曲線半徑800米,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現澆施工:下部為樁基結構,中部為大型承臺,在承臺安裝球鉸,通過球鉸帶動上部梁體結構轉體,是實現對臨近鐵路營業線不中斷運輸的最佳施工方案。

  據中鐵十局邯濟至膠濟聯絡線二標指揮部指揮長姚德臣介紹,邯濟膠濟聯絡線是濟南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把京滬、膠濟、邯濟三條鐵路干線連接成完整的貨運體系,被列為2015年50個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之一。該工程線路全長50.48公里,共設置5個車站(其中焦斌、桑梓店站為既有站,董家鎮、權莊站為新建站,蘇家莊為預留車站)。按照設計,大北環采用雙線模式,設計行車速度為120公里/小時。設計年度貨運量近期貨流密度6116萬噸、遠期貨流密度8400萬噸。

  2016年7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中鐵十局建設者克服各種困難,開展各種技術攻關活動,安全優質地推進各項施工任務,預計2019年年底前實現開通運營目標。該項目建成后,將實現三條鐵路干線客貨列車在濟南主城區的分流,屆時青島方向的貨運列車可全部經聯絡線通過,這對于提升主城區鐵路沿線環境質量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大幅緩解濟南樞紐京滬鐵路黃河橋區間和歷城站區間的緊張狀況,釋放濟南—黃臺區間的客運能力,完善了路網布局,增加了路網的機動靈活性,將對濟南市“兩翼展開、跨河發展”戰略,保障樞紐物資交流的暢通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