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綠葉制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葉制藥”)研發的創新藥物Rykindo的新藥申請已被受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完成立卷審查。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相關消息就在醫藥圈廣為傳播,綠葉制藥的Rykindo已進入美國NDA申請準備的最后階段。

  除了研發新產品,綠葉制藥也在收購方面布局。2018年,綠葉制藥收購了思瑞康等產品,受此影響,綠葉制藥2018年收入51.73億元,較2017年增加了35.60%。與此同時,收購思瑞康也使得綠葉制藥“難以消化”,出現負債增加、償債壓力加大的“癥狀”,其成本和費用相關指標更是居高不下。

  此外,2018年,受政策及市場因素影響,中國醫藥行業的增長速度仍較為緩慢。而綠葉制藥則提出,未來幾年,預計每年平均會有4個以上的新藥在全球不同國家上市的新目標。

成本費用激增

  財報顯示,2018年,綠葉制藥收益較2017年增加35.60%,為51.73億元;毛利較2017年增加36.65%,至40.49億元,毛利率達到78.27%;溢利凈值較2017年增加3.25億元,至13.06億元。

  綠葉制藥主要涉及腫瘤科、消化與代謝、心血管系統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領域,進行創新藥品的開發、生產、推廣及銷售。2018年,綠葉制藥來自上述四個領域的藥物銷售收入分別為人民幣23.91億元、9.30億元、7.87億元及9.22億元。

  2018年,雖然從營收和利潤上看,綠葉制藥均實現了增長,但是不僅其財務成本激增,其銷售開支也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廣告營銷產生的“暈輪效應”是否能持續助力業績也尚未可知。

  據悉,綠葉制藥的銷售及分銷開支,主要與綠葉制藥的營銷、推廣及分銷活動直接相關。2018年,綠葉制藥的銷售及分銷開支為16.86億元,較2017年的12.87億元增加31.0%。該增長主要是由于綠葉制藥產品的推廣活動增加,以及員工成本有所上升。

  2018年,綠葉制藥財務成本1.71億元,較2017年增加237.8%,主要由于2018年的平均每月未償還銀行借款較相應年度有所增加,這也反映出綠葉制藥資金緊張的局面。

并購弊端顯現

  并購弊端顯現

  并購擴張是綠葉制藥的戰略之一。2018年6月,綠葉制藥向AstraZeneca收購思瑞康及思瑞康緩釋片,這是一種具有抗抑郁特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作為綠葉制藥四大治療領域之一,中樞神經系統組合已有長期策略性規劃。收購思瑞康及思瑞康緩釋片將可進一步豐富綠葉制藥的現有中樞神經系統產品組合,且將有助綠葉制藥于中國進一步擴展,并進入中國以外市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收購思瑞康也使得綠葉制藥短期內“難以消化”。

  2018年,綠葉制藥擁有計息貸款及借款合共約61.38億元,而2017年則約為28.61億元。這主要是由于年內收購思瑞康,因而產生額外貸款及用作綠葉制藥的營運資金。

  因此,綠葉制藥短期償債壓力巨大。在貸款及借款中,約52.91億元須在一年內償還,約8.48億元須在一年后償還。綠葉制藥的貸款及借款15.18億元以固定利率計息。銀行貸款主要以綠葉制藥的定期存款及應收票據作抵押。

  2018年,綠葉制藥的資本負債比率(按總借款除以總權益計算)由2017年的41.5%增加至77.4%。增長主要由于年內收購思瑞康而產生額外貸款,以及收購思瑞康產生余下未償還款項,令綠葉制藥總借款大幅度增加。

欲擺脫行業局限

  欲擺脫行業局限

  事實上,2018年,由于政策及市場因素使然,中國醫藥行業的增長速度仍較為緩慢。根據IQVIA的數據,中國醫藥市場于2018年的增長率為3.4%,與2017年相同。綠葉制藥兩年間的增長率分別為10.4%及11.8%,高于市場增長。

  然而,由于中國醫藥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所有醫藥公司正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其他市場參與者的激烈競爭。此外,行業受政府政策的嚴重限制,或會對醫藥公司發展帶來極大不明朗因素。

  近年來,招標及報銷等政策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國家醫療保障局主導的于11個試點城市內就33種藥物進行的集中采購,所有標明產品并非獨家。不過,綠葉制藥的產品并無入選。綠葉制藥具有一些獨家產品,因此,集中采購政策對綠葉制藥造成的影響輕微。

  6月13日-14日,“走進港股上市公司”活動在青島舉行,綠葉制藥管理層于活動上表示,未來幾年,綠葉制藥預計每年平均會有4個以上的新藥在全球不同國家上市,主要覆蓋中樞神經系統和抗腫瘤領域。

  位于上游位置

  截至2019年6月17日9時,全國醫療保健83家公司中,綠葉制藥總體表現位于上游位置。

  從總市值來看,綠葉制藥總市值為176.8億元,而全國行業top3企業國藥控股、華潤醫藥、上海醫藥分別為811.2億元、876.9億元、441.6億元。

  從流通市值來看,綠葉制藥為176.8億元,全國top3企業分別為325.6億元、876.9億元、142.8億元。

  從市盈率來看,綠葉制藥為11.92,全國top3企業分別為15.15、14.29、8.38。

  從營業收入來看,行業均值113.31億元,綠葉制藥以51.73億元位列17位,全國top3企業分別3445.26億元、18 96.8 9億元、460.07億元。

公司鏈接:

  公司鏈接:

  綠葉制藥成立于1994年,2014登陸港交所。綠葉制藥隸屬于綠葉生命科學集團旗下,是一家致力于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目前,公司業務已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增長的國際新興市場。公司核心產品聚焦在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及代謝四大治療領域,尤以中樞神經、腫瘤為兩大核心戰略領域。

  明日預告

  華魯恒升2018 年報顯示,公司2018 年實現營收 143.60 億元,同比增長 37.94%;實現歸母凈利潤 30.20 億元,同比增長 147.10%。

  數讀|劉磊     分析|葛曉璇

  制圖|李彤輝  編輯|星辰  審校|拾冷

  數據來源|同花順、平安證券、東方財富、萬得股票

  新浪山東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