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新聞網7月11日訊(記者 任俊峰)高效便捷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體系是發展全域旅游的重要基礎設施。近年來,嶗山區著眼于提高旅游服務保障能力,以公共交通為核心,科學配置和利用交通資源,綜合考慮各種交通方式、換乘樞紐配置,以及與對外交通的銜接,在公交線網優化、公交場站建設、公交配套設施服務提升及構建多元化公共交通體系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充分發揮公共交通對全域旅游的發展引領性和帶動性作用。

持續優化公交網絡布局 137個社區通上了公交
嶗山區著眼于解決居民“公交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實現區內循環公交體系與市內公交線路無縫對接等方面,不斷填補嶗山區公交服務的盲區,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連接各街道、社區,輻射各區市的公交網絡布局。目前,嶗山區共有96條公交線路,其中33條區內線路,公交車輛1400余輛,公交專用道57.6公里,全區139個社區中的137個社區都通上了公交,城鄉公交500米覆蓋率達98%以上,走在全國領先水平。

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 建成公交場站14處
為保障區內公交線路的運行與發展,創新場站建設模式,嶗山區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入手,引導社區參與公交場站建設,采取租賃社區土地的方式,創造條件進行公交場站建設,特別是開創了在嶗山區農村社區設置公交場站的先河,有力支撐了農村社區公交線路的運營,解決了偏遠社區居民早出晚歸的出行需求。目前全區公交場站14處(其中農村社區6處),農村社區公交調頭站7處,為區內公交的長足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

推進公交出行環境品質升級 濱海公路沿線建成61個港灣車站
嶗山區不斷優化提升區內公交服務水平,在人流密集的香港東路沿線及麗達廣場周邊,對公交站點進行優化設計,增設排隊設施及隔離護欄、施劃乘車標線,實現了公交運行通暢、乘車秩序井然的良好效果。為了使農村社區群眾及游客出行環境更加舒適便捷,在旅游主干道及鄉村重點旅游景點景區道路上,建設港灣式??空荆涮淄晟普九_、候車亭等設施,近幾年,在農村道路上建設公交站點500余個,安裝公交候車亭153座。今年,推進實施了輕軌11號線沿線公交出行環境提升工程,在松嶺路和濱海公路全線建設61個港灣車站及126個公交候車亭,遷移優化站點16個,有效解決了部分公交站點和輕軌站點銜接不順暢的問題,實現兩種交通方式的順利接駁和無縫換乘,市民和游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環境將更加舒適安全。

加強城市交通換乘樞紐建設 海大西側公交樞紐納入規劃
交通換乘樞紐是全域旅游深入發展重要保障。近幾年,嶗山區引入各種交通方式,建立換乘樞紐中心,其中已建成的深圳路汽車東站公交停車場可以實現公共汽車、軌道交通之間的方便快捷換乘;規劃位于海大嶗山校區西側的公交樞紐,建成后可實現公共汽車與軌道交通之間快捷換乘,全力保障游客出行的剛性需求和多樣化需求。

有序發展軌道交通建設 規劃6條地跌線路
按照青島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途徑嶗山區軌道交通線路共6條,地鐵2號線、11號線、4號線(在建),5號線(規劃)、9號線(規劃)、15號線(規劃),初步形成了連接青島各個市區、各大交通樞紐及旅游景區之間的地鐵網絡,有效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條件,對嶗山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對嶗山旅游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
?。ㄇ鄭u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