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先上人墻再放沙袋!淄博軍分區千余民兵持續奮戰60余小時

  受第9號臺風“利奇馬”影響,山東省淄博市許多地方出現嚴重積水和內澇,各條河流水位暴漲,有的甚至沒過橋梁,部分村莊、社區、企業受淹,房屋出現倒塌。截至8月13日8時,全市累計平均降水355.8毫米,是該市有資料記錄以來的最大值,超過一百年一遇,部分站點超過二百年一遇。

  自8月11日起,受強降雨影響,桓臺、周村、淄川、沂源、張店等多處河塘堤壩出現險情。淄博軍分區第一時間向各區縣民兵應急連和防汛力量下達預先號令,軍分區機關和區縣人武部人員全時在崗在位,確保隨時待命,隨時救援。

  11日上午,桓臺縣豬龍河仁豐橋段水位持續上漲,桓臺縣人武部主動向黨委政府請戰,傅洋部長和苗軍政委帶領人武部干部職工和民兵應急連百余人,協助地方政府搬運泥沙加固堤壩,險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停歇奮戰11小時的民兵趙勇華坦言:“我們多運一袋沙石,群眾就少淹一袋米面,只要軍民一心,再大的臺風我們也不怕。”

  12日下午,位于周村區袁家鎮的孝婦河段災情嚴重,由于強降雨加上地勢較低,排水不暢,造成嚴重內澇。救災就是救生命,周村區人武部立即啟動預警預案,近百名民兵備齊照明燈、沖鋒舟、救生衣等裝備,火速趕往一線搶險救援。淄博軍分區司令員王培泉也第一時間冒雨走上堤壩,指揮民兵安全度汛,鼓勵大家堅定信心。

  臺風無情人有情,不到三天的時間里,淄博軍分區出動民兵千余人次,持續奮戰60余小時,轉移受災群眾近5000人,筑堤強壩近2公里,有效控制了災情,保護了人民群眾利益。一批感人事跡也涌現出來:桓臺縣應急連采取“先上人墻、再放沙袋”方式,人貼人、背靠背加固堤壩;面對暴雨張店區人武部民兵應急連指導員王藝溪,跳進沒腰積水一泡就是4個小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路燕 見習記者 王汝平 通訊員 丁榮楨、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