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受臺風“利奇馬”影響,壽光彌河營里段發生決堤險情,周圍38個村莊受到影響。13日,經過20余小時的緊張搶險,營里鎮河段的彌河西岸決口于當晚8時完成封堵合龍。當天,由于彌河水位下降,決口處河水流量流速不斷下降,直至河水基本停滯,為搶救險情提供了有利條件。
水位下降,兩側同時封堵
12日夜間至13日凌晨,由解放軍、武警官兵、當地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組成的搶險隊持續對決口展開搶險,而最先要解決的就要是打通一條能讓大型車輛及機械通過的道路。
隨著彌河水位的下降,13日凌晨,河堤外圍一條道路上的積水逐漸退去,這條路能以更近的距離通向決口位置。指揮部臨時調整方案,迅速打通該條道路,原定道路仍舊繼續搶修,并在決口位置修筑可供車輛掉頭的工作臺。如此一來,車輛運送搶險物料的速度明顯加快。
“早上6點左右,我們發現決口位置水位下降,流量降至每小時10個立方,于是當即在沖鋒舟上就決定調整最初的搶險預案,提高搶修效率。”省黃河河務局專家介紹,先前預案計劃先在決口處做“裹頭”,防止決口位置繼續垮塌,然后再在決口位置打樁,拋投鋼筋籠、石塊等搶險物資,最終合龍。
隨著水位下降等有利因素的形成,方案更改為直接由大型車輛往決口位置拋投搶險物料,配合推土機作業,直接封堵合龍。13日上午8時許,決口兩側同時展開封堵。經過一上午的搶險,80余米的決口逐漸縮小至40米左右。

運料車一輛接一輛,河堤一小時推進5米
13日下午3點左右,決口位置的彌河水基本處于停滯狀態,這給封堵創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但由于仍有斷斷續續的小雨飄落,運送搶險物料的車輛在河堤道路經常出現打滑的情況。僅僅兩公里左右的路程,卻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有些車輛甚至無法開行,只得調用一旁的挖掘機輔助脫困。
下午4時許,隨著降雨的暫停,搶險效率明顯提高。載重20到50噸不等的大型車輛有條不紊地行駛至決口處,傾倒完物料,再由推土機鋪平,速度不斷加快。據現場人員介紹,單側每小時可向前推進五米左右。
推土機司機曹春國從12日下午就一直在河堤上,中間幾乎沒有休息過,先搶通道路再參與封堵搶險。在決口位置,一天推進了約三十米。曹春國介紹,他們推進至決口位置時,水位已經下降了,水流不是很急,投進去的物料基本都能有效構筑河堤。
解放軍官兵也在持續巡查河堤,及時清理和加固堤壩,并檢查是否存在管涌等隱患。
大堤合龍之后還要加高加寬
13日下午5時許,此處決口只剩下最后十余米,由于決口中心點水較深,封堵進度有所放緩。“決口中間是一個U型,水深4米多,一車物料下去基本就沉底看不見了。”
當晚8時,營里鎮彌河西岸決口順利完成合龍。“決堤合龍并不意味著搶險結束,接下來將立即對合龍的河堤加高加寬,并制作防滲層,讓河堤起到能抵御洪水的作用。”專家說,即便完成這一系列工作,此處河堤仍屬于臨時河堤,等汛期過后,將會對此進行拆除,然后重新按照標準建造符合要求的新河堤。
另據了解,彌河河段共發生三處決堤,在此處上游不遠處的東岸,另一處決口也在持續搶險中,但是由于道路原因,該河堤只能單側施工,進度相對較慢,但據現場人員介紹,13日晚間也將完成合龍。
另外一處位于羊口鎮境內的決口也在緊張搶險中。來自武警濰坊支隊的官兵連續駐守三天,封堵決口加固大堤。據悉,此處決口預計13日晚間也將完成合龍。
得知險情,開著卡車就來搶險
13日,在壽光營里鎮彌河決口河堤外圍的省道上,依舊停滿了前來參與搶險的車輛。其中不少運送搶險物料的大卡車都是自發前來的。
壽光孫家集街道前王村村民王磊就是在微信群中得知營里段彌河發生決堤的,她開著自己的卡車就到壽光裝填物料,一路駛到搶險位置。“光我知道的我們那邊就來了十幾輛,大家都是看到消息后自發來的。”王磊說,他在來營里鎮之前,先在自己村里參與搶險,運送石子搶修道路。
先前,王磊開著自家卡車在多個建筑工地運送建材,每天收入800至1000元,臺風來臨后,他無償主動參與到搶險中。“老百姓都不容易,我們老少爺們兒都過來幫一幫。”
像王磊這樣主動參與到搶險中的社會車輛并不在少數。據悉,昌樂的寶通建設投資集團一次調集了100余輛大卡車參與到彌河搶險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曉東 趙磊 張焜 裴巖 見習記者 潘振剛 王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