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凱在候車室,目光一遍遍掃過周圍的人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范佳 攝

  在祖國的萬里鐵道線上,有一支反扒隊伍叫“鐵鷹”。無論是侵蠹旅客財產的“碩鼠”,還是盤踞鐵路的“毒蛇”,都逃不過這一雙雙“鷹眼”。他們在單位中都備有一個背包,裝有出差物品,任務電話一打來,“背包客”們立即出發。為偵查他們還喬裝打扮,時時換裝。

  第一次發現竊賊
比竊賊還緊張

  8月8日一早,開完交接工作會,唐凱便背起背包,走進濟南站。隨著火車票實名制的推廣和科學研判技術的提高,如今的鐵路反扒民警們并不僅僅是在車上“盯現行”,他們的工作也越來越多轉移到電腦前,用科技手段提高辦案效率。盡管如此,唐凱也常出便衣偵查,去車站和列車上轉轉,他坦言“空跑是常有的”。

  但在那些老扒手眼中,唐凱是熟面孔,他的出現本身就能起到震懾作用。38歲的唐凱是濟南鐵路公安處濟南乘警支隊刑警大隊大隊長,他加入“鐵鷹”小分隊已有16個年頭,累計參與偵破各類旅財案件350余起,為旅客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00余萬元,參與抓獲網上在逃人員932名。

  在人來人往的火車站,人們總是行色匆匆,但有兩類人群眼睛中看的東西和別人不同,一種是專看別人身上的賊,另一種就是專盯賊的反扒民警。

  唐凱走進候車室,在人群中坐下,他的眼神犀利,一遍遍掃過周圍的人群。上午九點十分,他登上了G275次列車。進入車廂后,他找到最后一排空座坐下,便于觀察整個車廂以及車廂前面的區域。

  多年的反扒工作,讓他練就了一雙“鷹眼”。在人群中,通過眼神、表情、動作、行李等特征,他就能分辨出可疑人員。

  而在16年前,唐凱最初跟車時,他壓根兒分辨不出誰是好人、誰是賊,跟蹤盯梢時,跟遠了怕看不清,跟近了又怕打草驚蛇。他第一次跟著師傅跟車,在車上連續住了七天七夜,每天除了吃飯和四小時睡眠,都是跟著師傅到處看,學著找賊。

  盯賊是件拼耐力的活,盯起來唐凱連廁所都不敢上,水也喝得很少。但唐凱第一次盯賊還是以盯漏告終。“當我們和竊賊眼神交會的剎那,就知道‘完了’,我們眼神中包含的一些東西,他能看出來。一開始他還到處轉,后來就不動了。”唐凱說。

  唐凱第一次抓到偷盜旅客財物的扒手時,那個激動勁兒,師傅張宏文至今記憶猶新。“感覺他比那小賊還緊張,臉憋得通紅,兩眼發直,結結巴巴地說‘文……文……文兒哥,下手了……下手了’。”張宏文說。

  為避免打草驚蛇
貼文身喬裝打扮

  漸漸地,通過師傅的傾囊相授和自己不懈努力,唐凱終于摸上了些“門道”。列車上“掏芯兒”“摘掛”“擠車門兒”“干死活”等各類扒竊案件,在哪個區段、哪個時間容易發案,季節變化打擊重點怎么調整,他駕輕就熟。

  “刑警跟賊的較量往往近在咫尺,工作干久了,我能夠認出賊,賊也能認出我,一個不小心就會打草驚蛇。”為了化裝偵查,他穿過破破爛爛的工地服偽裝成農民工;戴過披肩長發,戴上大金鏈子,貼上文身貼,扮成社會小混混;在摩肩接踵的車廂連接處一蹲就是半宿。這個1米9的大個子,練就了混跡在人群中也絕不會被輕易發現的本領。

  “賊的記憶力特別好,我們第一天跟車碰上他們,眼神一交流,賊就記住我們了。”唐凱說,第二天賊再上來,他們就要抓緊跑到衛生間。唐凱隨身的背包中帶著好幾套服裝,跟車時隨時變裝。

  傳統“老賊”變少
臨時見財起意者更多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我們打擊的不斷深入,傳統的‘老賊’越來越少,更多的是臨時見財起意。因為一時的疏忽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終生的遺憾,實在不值得。”唐凱在梳理近年來破獲的旅財案件時,惋惜地說。

  今年7月,一位外籍旅客放在列車座位后面的行李箱被人“順手牽羊”。列車上沒有監控,但唐凱和同事們在蚌埠南站監控中發現了拉箱子的可疑人員。據失主描述,他的箱子是矮寬形,拉桿特別長,上面有個十字花。通過的調取查看沿途八個站的監控,唐凱發現此人進站時僅拿著袋子、背著雙肩包,顯然扒手就是他。自發案不到三天的時間,唐凱他們就找到了這名嫌疑人。

  “行李放在座位后面很不安全,很多是下車時看到箱子不錯,臨時起意。”唐凱說,還有些人偷走箱子還沒出站就后悔了,便主動跟車站上說“拿錯了”。

  常年備著一套裝備
隨時可以出發

  結束了半天的便衣偵查,下午唐凱忙著和同事在電腦前進行信息研判。大隊這幾年充實了新鮮血液,其中不乏“90后”“95后”,唐凱手把手地向年輕民警教方法、教技能,并依托大數據和“天眼”工程,帶領團隊進行科研攻關,建立重點打擊人員數據信息庫,快速比對數據,提升工作效率。

  “數據+天眼”為打擊旅財犯罪提供了科技利劍。2018年12月25日13時,唐凱接到旅客陳某某報案,稱其乘坐G462/59次列車在濟南站開車不久,放在行李架上的棕色公文包被盜,包內有三萬元人民幣。

  數據分析比對并未發現可疑線索,實名制信息也一切正常,那嫌疑人是怎么進站上車的呢?通過調取進出站監控,唐凱發現了重點刑嫌人員馬某某、吳某某。

  原來,馬、吳二人通過購買與高鐵列車同一時段發車的普通列車車票進站,利用開車前時間差登乘高鐵列車實施盜竊。為了躲避打擊,馬、吳二人盜竊后乘車到了安徽。唐凱帶領小分隊成員連夜乘車前往安徽,經過近20小時的蹲守,將二人成功抓獲。案件在短短60個小時內跨省追捕、成功偵破,錢款悉數追回。

  時間一晃已是晚上八點,唐凱還在忙碌著。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鐵路公安,夫妻倆忙于工作,已經多年沒有帶兩個孩子出濟南轉轉。十年來,唐凱沒有休過一次年假,為了讓家在外地的偵查員回家過年,他主動承擔起除夕、初一的值班任務。他在單位的儲物柜中,常年備著一套出差裝備,只要一個電話打來,他這個“背包客”就立即出發,踏上征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范佳 實習生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