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由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承擔的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書山曲?!钡臄底只Wo與傳播》的實施成果“書山曲?!睌底植┯[館正式上線,運用數字化手段開展對濟南“書山曲?!睔v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播。
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書山曲?!钡臄底只Wo與傳播》是目前山東省唯一的傳統戲曲曲藝文化保護的國家藝術基金新媒體項目,在探索創新新媒體形式以保護傳統文化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開創了碩果累累的五大成果體系。

數字博物館中,三集紀錄片《書山曲?!烦浞掷们榫霸佻F、動畫、航拍、老藝術家珍貴音視頻的挖掘與新媒體形式的轉換等手段,展現了“書山曲海”從崛起、鼎盛、式微至現代轉身的偉大歷程,梳理了“書山曲?!贝硇运囆g家的藝術創新經驗與藝術個性,以實踐視角展望了其在當代濟南的“鳳凰涅槃”“騰籠換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紀錄片對濟南近現代藝術發展史上的某些重要概念正本溯源,還原濟南了藝術發展的某些歷史真實。糾正了之前人們的一些錯誤觀念。糾正了曲山藝海與書山曲海混淆不清,以曲山藝海淹沒書山曲海的現象。就連媒體都常說“濟南素有‘曲山藝?!雷u”,這就用“曲山藝海”將“書山曲?!备采w與遮掩了。實際上,濟南藝術史曲藝、戲曲的繁榮階段不叫“曲山藝海”,而是叫“書山曲?!薄4送猓€糾正了以往人們將“書山曲?!眱H僅框定在曲藝的范圍之內,把戲曲排除在外的錯誤思想,這并不具備學理上的充分論據。紀錄片《曲山藝?!肪褪沁@樣定義的,實際上,在上世紀初,濟南也是一個戲曲大碼頭。在這個意義上,本片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
“書山曲海”是濟南藝術發展史上最珍貴的藝術寶庫。但是,這個珍貴的藝術寶庫卻被時間掩埋了,它的輝煌即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塌陷?!皶角!辈┯[館主體網站利用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手段,將這些面臨散佚危險而又彌足珍貴的藝術資料轉移到新的介質中,進行梳理、保護、激活與創新,使其得到永久性的保護、傳承,并用數字化形式予以呈現。目前,項目主體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已對一批霉變珍貴老磁帶進行了修復、轉換介質,其中包括“書山曲?!贝硇运囆g家鄧九如、謝大玉、傅太臣等人的珍貴錄音。據項目負責人介紿,這些珍貴錄音是該網的“鎮網之寶”,是在別處少見或絕無僅有的。“書山曲?!敝黧w網站共收藏“書山曲海”代表性老藝術家音頻資料100多首/段,老照片300多張,傳承人視頻紀錄片數十部,經典傳承劇目10余部,60多位著名藝術家的藝術檔案。
該項目以數字地圖與盛景動畫為依托,建立主動交互式3D網站,把網站欄目的典型內容巧妙地懸掛其上。項目組用3D虛擬現實手段復原了老濟南城區,為老濟南的幾十個戲園在城區中標記了位置,當用戶用鼠標點擊戲園名稱時,會彈出對這些戲園的介紹。在這些戲園中,項目組選擇了三個重點戲園明湖居、晨光茶社、富貴大戲院進行3D全景復原,并把三個戲園分別作為“書山曲?!毖莶ヰ^、傳承館、博物館。用戶可以通過鼠標操作,到達虛擬的三館。
在3D“書山曲?!毖莶ヰ^,受眾可以觀看數字化的藝術資源,包括各位代表性藝術家的典型唱段、個別藝術家典型唱段的視頻等。在在3D“書山曲海”博物館,用戶可以欣賞各類藝術資源或其相關介紹。如可以欣賞知名藝術家的珍貴老照片。在3D“書山曲?!眰鞒叙^,用戶可以看到“書山曲?!弊鳛橐环N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發展情況,如可欣賞各曲種劇種傳承人的紀錄片,可觀看呂劇、京劇,各曲藝曲種在當代的經典傳承劇目。

同時,這一項目還有兩個衍生項目。其中,《“書山曲?!本A研究論集》力圖以多方位的視角、學術的眼光去研究濟南“書山曲海”這段濟南歷史上藝術的繁盛現象。該書將由中國文聯出版社于近期出版。紀錄片《書山曲?!饭獗P由濟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