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當前山東工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美產業對抗升級、國際環境深刻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發展預期不穩、觀望情緒加劇,也帶來較大壓力。未來五年,山東工業發展版圖長啥樣?會有哪些重點工作?在12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廳長于海田進行了簡要介紹。
積極謀劃對接“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等戰略部署,找準山東位置、發揮山東優勢、作出山東貢獻。山東將堅持以建設“先進制造強省”“數字產業強省”為重點,培育更加優良的產業生態,堅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努力把山東打造成國內領先、全球一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數字經濟增長極。
堅定不移抓好“三個堅決”。在堅決淘汰落后動能上,繼續推動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鋼鐵、煉化向沿海地區集中,推進裕龍島煉化一體化、世界高端鋁業基地、兩大鋼鐵產業基地、山東重工綠色制造產業城等重大項目建設。在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上,繼續推動傳統優勢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的改造升級,在新起點上實現“鳳凰涅槃”。在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上,緊緊扭住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醫藥和未來產業等領域,培育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搶占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
構建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新生態。山東將通過引進、新建、改造、重組、整合等方式,打造一批銷售收入千億級、萬億級“領航型”企業。推動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培育一批在行業細分領域有國際影響力的單項冠軍和“瞪羚”“獨角獸”企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協作、協調發展。發揮“鏈長制”作用,進一步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融合發展,形成更具活力的產業生態。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深入挖掘省內國內市場潛力,創新提升供給體系對需求體系的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的堵點痛點,增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完整性與協同性,助力國內經濟大循環。堅持擴大出口與利用外資“兩手抓”,形成更大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格局,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加快形成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著力打造數字化發展新優勢。進一步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新一代網絡體系,積極挖掘拓展應用場景,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強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全面深化數字技術在農業、工業、服務業及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引爆數字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