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9日訊 “沒有經歷過這種喪失至親的人很難體會,那種悲痛是有溫度的,它像火焰一樣煎熬著人。我都區分不了睡眠和白天?!?1月4日,山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文軍醫生因病去世,年僅49歲。從這天起,楊文軍的妻子楊旻一直承受著失去摯愛的煎熬。

  “也許那是楊大夫表達的愛”

  11月18號,在楊文軍醫生去世的第14天,家中他的遺像已經撤去,替換上楊醫生和妻子楊旻的合影。合照中的季節尚是春天,背景是一片燦爛的櫻花。在合照旁邊,有一支嬌艷欲滴的粉色月季花。那是11月8日,楊文軍去世的第五天,楊旻在雪地里發現的它。

  “早上就從窗戶那里,忽然看見遠遠的有一團紅,就在雪地里有一團粉紅,我就對姐姐說,那里可能是一朵花,她都不信,說這么大的雪,有花也應該凍壞了,我說不會,你去找。果然確實在雪里有一朵這么神奇的一朵花。”

  楊旻一度相信,這朵花與楊文軍有關,她覺得,這是楊文軍在以他的方式傳遞思念和愛意,于是她將這朵花擺在兩人的合照旁邊。

  “也許是楊大夫在某種意義上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了對我們的愛。有時候想,像他這樣一個溫和善良的人,也確實是配得上奇跡,是吧?”

  他的遺物:書籍、針灸盒和壓縮餅干

  妻子楊旻在整理丈夫遺物時,發現原來能緬懷丈夫的遺物是那么少。幾張照片,幾塊獎杯,多的是丈夫生前遺留下來的書籍和病方。楊文軍生前酷愛讀書,每天早晨4點鐘,他準時起床在客廳的書桌上研讀,小小的書桌三面堆滿書籍,只留下一面坐著楊文軍。楊旻覺得,丈夫有著苦行僧式的學者之樂,他自得其樂。在這個世界,他雖然只活了49歲,但那種學海無涯孤舟奮進的溯源精神,是很多人難以抵達的。

  家里還有一個針灸盒,那也是楊文軍生前的愛物。作為中醫大夫,他常常在家研究針灸,拿針往自己身上扎。

  在妻子楊旻看來,楊文軍實在是一個溫和的人,幾乎不會拒絕別人。尤其是面對患者時,他總是有求必應。為了給更多患者看診,他常常延長自己的門診時間。為了擠出更多時間工作,他很少到醫院食堂吃飯,而是把他的餐卡交給學生,叫學生去食堂吃飯,自己拿壓縮餅干充饑。他生前的最后一個快遞就是一大箱壓縮餅干,這箱餅干楊文軍只吃了幾塊,剩下的,他再也沒有機會吃了。

  再見愛人

  楊文軍夫妻是靈魂伴侶式的夫妻,兩人常有賭書潑茶的情調。楊旻說,他們兩人最純粹的快樂就是兩人在一起各自讀書,楊文軍閱讀中醫典籍,楊旻閱讀學刊。楊文軍還喜歡向楊旻分享自己治愈病人的過程,有時候,他會忽然冒出一句:“患者個兒不高,肌肉很緊湊,面色潮紅,脾氣不小,你猜他是什么體質?“回憶起昔日美好點滴,楊旻難掩遺憾。

  同每一對相愛的夫妻一樣,他們也曾許過天長地久的諾言。2020年是庚子鼠年,楊文軍和楊旻同屬鼠,兩人特地去刻了一對石頭章,互相承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然而距離這個承諾僅過去了一年多,楊文軍就離開了人世?!拔艺煞?9歲就離開了我,等于我49歲就失去了家。我們再也不可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