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14日電(周紅)由于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脊柱疾病正在呈逐年增多并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專家認為,目前存在脊柱問題的人群所占的比例,要比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人群所占的比例高出很多,有90%以上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問題。
脊柱作為生命的脊梁、健康的立柱,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嚴重影響人體生命信息的感傳和氣血能量的即時通達,進而影響身心健康狀況。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一生都為各種各樣的脊柱疼痛問題所累,每年有200多萬人因長時間坐著不動而死亡。
世界脊柱健康聯盟秘書長黃開斌在13日舉行的第九屆中華脊柱健康論壇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導致脊柱障礙和脊柱疾病發生率呈逐年遞增和年輕化趨勢的主要因素有,電腦和汽車的時代,使脊柱開始“坐勞”,長期保持坐姿導致靜力性勞損,也稱累積性勞損—積勞成疾;空調和冷飲的時代,使本已勞損的脊柱是“雪上加霜”,風寒濕邪大肆侵犯勞損組織導致寒濕生疾;信息爆炸和競爭壓力使得脊柱系統的氣血運行發生紊亂,導致脊柱因壓成疾。調查表明,每天使用電腦超過4小時者,81.6%的人脊柱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導致脊柱的側彎、錯位等。
據介紹,為提高人們對脊柱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脊柱源性疾病的預防,讓人類遠離脊柱痛苦,第九屆中華脊柱健康論壇將于5月18至21日在西安舉行。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脊柱醫學專家將融合“脊柱長安”從脊柱微創技術、脊柱手法整復、脊柱保養技術、脊柱運動健康、脊柱文化教育等專題板塊,探討人類健康問題及脊柱健康學理論和技術方法,促進脊柱健康行業的發展。
大會還將邀請一批脊柱最易受損的出租車司機、社區的脊柱病患者、脊柱運動健康的愛好者和脊柱專家面對面共同參與5月18至21日“世界脊柱健康日”的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