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1時,記者趕到收治地震傷員的華西醫院。醫院外的馬路上設置了隔離帶,很多警察在維持秩序,醫院另一邊的馬路上站滿了市民。人們都非常關心地震傷員的情況。
據華西醫院宣傳部長廖志林介紹,截至昨日21時30分,該院已經收治133名地震傷員,其中100余人來自于雅安地震災區。
五六百位專家在這里待命
通過急診通道進入醫院,幾十位身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守候在院子里。旁邊搭起的一個大棚子上貼著地震傷員傷勢分類處的字樣。醫院里面一片繁忙,一個個臨時床位前圍著醫護人員,甚至比白天的時候還要忙碌。
“我們醫院可以說是全部出動,在現場有這么多人,背后還有更多人。 ”廖志林說,“不管是外科的,ICU的,我們共有五六百位專家在這里待命。 ”
夜色深沉,但所有的醫護人員都緊張地忙碌在自己的崗位上。這種情況會持續到什么時候?廖志林說:“一直到沒有傷員為止。 ”
參加高峰論壇專家火線加盟
雅安地震發生后,華西醫院成了收治地震傷員的最主要醫院之一。廖志林介紹,在治療地震傷員方面,華西醫院以救治死亡率低、傷殘率低而聞名。“2008年汶川地震時醫院就成立了專家組,內科的、外科的專家一起,所有力量結合起來,針對每一位傷員,進行科學地評估。另外,在治療的時候,也是所有專家進行會診。 ”
在華西醫院隨時待命的專家組中,還有七八位火線加盟的外地專家。“我們在這里參加華西醫院的一項高峰論壇,地震突然發生,我們留下來進行支援。”來自溫州醫學院的專家盧中秋說,“我們負責對送來的傷員進行傷勢評估,然后進行分類,再送到醫院內進行急救治療。 ”
地震傷員大多數是骨折
21時10分,一輛救護車鳴著笛聲駛進醫院。相應醫護人員馬上圍了上去。把擔架從車上抬下,簡單介紹病情之后,馬上被推進醫院。
廖志林介紹說,從上午11點多,就有傷員送過來。而到了下午,幾乎都是來自雅安和蘆山的傷員。“華西醫院共派出8輛救護車到地震災區,現在還有五六輛在前線參加救治,兩三輛送傷員回來后又回去了。 ”廖志林說,很多送傷員來的是四川各地市州的急救車,“還有重慶的,他們知道地震發生后,馬上派救護車去地震災區,將傷員送過來救治。 ”
根據目前的評估情況,地震傷員大多數是骨折,“主要是上下肢骨折,另外還有頭部受傷的,肢體擠壓傷以及導致臟器的損傷。 ”廖志林說,地震傷大多是復合型的擠壓傷,骨折情況是最多的。“下午來的危重病人比較多,上午做了兩臺手術,下午有四臺手術。 ”
講述
成都本地傷員大多是逃生受傷
在華西醫院的133名傷員中,有十來位傷員來自成都。而這些傷員都不是垮塌傷、擠壓傷,而是因為地震發生后樓房晃動,倉促逃生慌不擇路而導致受傷。
“我們收治的第二個重傷員,就是一例急速爆裂傷。是在二樓晾衣服的一位女士,發現發生地震了慌忙從樓上跳下來,結果大腦嚴重挫傷。這位傷員已經進行了手術,目前還在危險期。 ”廖志林說。
成都傷員中還有多位大學生。一位四川大學的男生,地震發生時正在宿舍里,他從雙層床的上鋪下床時,一腳踩空,跌到床下摔成骨折。一位女生在老師的陪伴下躺在角落的一張病床上,她也是逃生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結果脊椎骨骨裂。
本報特派記者與大連志愿者同機抵達震區
雅安地震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本報記者也在第一時間趕赴地震災區。與記者同機飛往震區的,還有3位前往地震災區進行救援的大連志愿者。
昨日20時整,CZ6435次航班正點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雖然地震發生時雙流機場曾出現過航班延誤的情況,但很快就恢復正常。
成都市內交通明顯受到地震影響,因為多處道路進行交通管制,許多路段發生擁堵。
服務
我們將協助在連愛心團體與災區建立對接渠道
昨日,在微博上,很多網友也在向本報記者咨詢如何參與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去,其中大連優智國際語言學校校長就通過私信聯系到記者,“如果需要我們出力,請及時告訴我們。 ”鑒于目前災區的情況尚不明晰,需求和對接渠道正在建立中,本報4名特派記者將在抵達災區后,與相關部門進行對接,隨后將根據需要開展后續的救助組織工作,敬請關注本報的相關報道。
數字
救援隊伍
目前成都軍區、武警總隊、公安消防、礦山救護隊、民兵預備役、衛生、通信、電力等已派出救援隊伍95支、28971人、裝備933臺套,先期到達13466人,行進途中2058人,集結待命13547人。
人員收治
雅安市收治地震傷員5427人次 (其中蘆山縣3200人次),重癥傷員636人次(其中蘆山縣300人次),已轉出傷員379人次。成都市收治傷員974人;德陽市收治傷員91人。目前,累計派出醫療隊136支、救護車202輛,醫務人員982人。預備醫療隊135支,救護車154輛,醫務人員1448人,地震周圍地區醫療機構預留床位3081張,重癥監護(ICU)床位120余張。
救援物資
已緊急向雅安市調運帳篷4.2萬頂、棉被15萬床、折疊床2萬臺,食品及飲用水9車。其中:國家民政部調撥帳篷3.2萬頂、棉被5萬床、折疊床1萬臺,應急燈600個;省民政廳調撥帳篷1萬頂、棉被5萬床、折疊床1萬臺,食品及飲用水9車;省外調撥棉被5萬床。央企也支援了部分帳篷、棉被和發電機等物資。成都軍區和成都軍區空軍已啟動向部分重災鄉鎮空投救援物資、醫護人員的行動。本版稿件由特派記者張洪駿于志剛電自成都特派攝影記者范佳德 張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