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擺無奈:

  私家車掛靠租賃公司并不被官方認可,濟南4000輛專車在“灰色地帶”游走

  大眾網記者梳理后發現,對于專車這一新生事物,尚缺乏清晰明確的界定。1月8日,交通部表態稱,“專車”服務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各類專車軟件公 司應當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交通部部長楊傳堂在接受采訪時說,“永遠不允許”私家車加入專車運營。

  快的打車公司公關部葉耘告訴大眾網記者,快的與汽車租賃公司的合同中已經注明必須使用合法的營運車輛,對于主管部門查處的私家車從事專車服務,葉耘也表示這屬于私家車主與租賃公司之間的協議,并不被快的公司所認可。

  事實上,私家車加入專車運營的現象并未絕跡。兼職開專車的王先生告訴大眾網記者,目前,私家車已經占濟南專車市場的大部分,另外還有汽車租賃公司的車輛和專車公司自有車輛。“私家車與租賃公司簽合同,掛靠在租賃公司,租賃公司再和滴滴快的公司簽合同。”王先生說。

  這種“掛靠”在濟南并未得到認可,“專車第一案”原告陳超駕駛的車輛就掛靠在租賃公司,結果于1月7日被查。

  王先生說,根據合同約定,私家車加入專車運營,一旦被查,租賃公司和專車公司不負責,而且租賃公司有隨時解約的權利。“把私家車全部清理出去我 覺得不大可能,現在國家政策還不明朗,要保住這個市場,還得依靠數量龐大的私家車。”王先生說,陳超被查的先例,對加入專車的私家車主們影響不是特別大, “開車的時候注意點,不要往車站、機場這樣的地方跑就行了。”王先生認為,專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很多人持觀望態度,“方便的時候就跑幾單”。

  4月18日,大眾網記者在濼源大街附近打開“滴滴打車”軟件,顯示周圍有近30輛專車,而周圍出租車的數量大約為60輛。一位專車司機告訴大眾網記者,雖然身份不明,但是因為市場需求存在,目前濟南專兼職專車總數已達400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