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米中弘廣場將刷新濟南高度
濟南CBD設計國際范兒,兩條軌道交通線穿地下
白天在5A甲級寫字樓辦公,打開窗戶可以看到奧體和遠山,樓下就是花園景觀;下班后可以約著好友逛街、娛樂、休閑,還能喝個小酒看表演,最奇妙的是開車都不在路面……3年后,位于濟南東部的中央商務區將把這一切變為現實。
濟南中央商務區從一開始規劃就頗具“國際范兒”,邀請陸家嘴總部經濟聚集區規劃建設高級顧問、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進行高起點設計規劃。核心區、輻射區層層展開,規劃區域面積從3.3平方公里擴大到10.2平方公里,規劃總建筑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
伴隨著王文濤提出的新要求,濟南中央商務區將進一步深化調整,目前規劃部門也在調整方案,歷下區也正在繼續接洽劉太格,對整體規劃設計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從凸顯城市特色、體現城市品位上著手,將中央商務區打造成為濟南的新名片。
濟南中央商務區規劃之初就劍指高端。據中央商務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前期經過充分的調研,借鑒香港中環、上海陸家嘴等總部企業聚集區的成功經驗,同時吸取了沈陽沈河中央商務區的發展教訓。他們邀請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親自“執筆”,對濟南中央商務區做出了核心區3.3平方公里、輻射區10.2平方公里和互補區的空間功能劃分。
規劃“一軸一心三區”
中央商務區建得好不好,規劃是關鍵。“為充分挖掘城市發展潛力,歷下區在策劃發展中,充分利用土地,將中央商務區空間規劃和功能分區概括為‘一軸、一心、三區’。”中央商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軸”為貫穿中央商務區南北的中央軸線,貫聯中央公園、景觀水系、城市公交、休閑步行街以及沿線功能片區,生態美景配合高雅時尚的現代建筑元素,構成流動跳躍的風景長卷。“一心”即“中央綠心”,位于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區域、中央軸線的中點,是展示新區獨特城市魅力,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立體開放空間。“三區”是指總部經濟區、金融商務區和中心商業區三個功能區域。
據了解,中央商務區中心軸地面景觀引入曲線造型,意寓泉城文化,突出本地特色。同時結合公交站點、重要的城市軸線和公共設施等,利用現狀天橋及規劃地鐵站,形成多處南北聯系的節點,實現經十路兩翼從空中到地下的立體互動,促進商業氛圍營造,增加人氣活力。
另外,為了進一步拓展空間,完善功能,延伸產業鏈條,形成商務辦公區、生活配套區、發展潛力區三大片區,與核心區形成資源共享、功能多元、產業延伸的發展格局,還專門規劃了中央商務區輻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