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分析了許興國的供述:既是同鄉,在胡遭毆打后,許為何不施以援手或再次回到現場尋找?許興國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許的陳述是真實的,但因認識犯罪嫌疑人,害怕報復或其他原因,不愿或者不敢指認?為尋求答案,現場指揮員安排專門力量,強化對許興國的詢問工作。同時,調取現場監控,以甄別證言真實性,以期發現破案線索。
胡可杰酒后在如此偏僻的一條小路上行走,誰會知道他當晚的行動軌跡,正好在這個時間段、這個路段與其相遇呢?專案民警分析,當晚與胡可杰一起吃飯的人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只有他們知道胡可杰當晚會從此路回家。
民警先到了許興國所說的小飯店,這處飯店很小,連個門頭牌匾都沒有,都是附近的務工人員在這里吃飯。飯店老板認識許興國和胡可杰,他們經常到這里吃飯。當晚他們過來時,發現有三四名老鄉也在這里吃飯,就湊成一桌,擺上菜要了酒,七嘴八舌地囔囔著喝了起來。老板記得,當晚他們幾個人喝了不少酒,散場時,胡可杰有些醉了,與許興國兩人互相攙扶著走了,胡可杰罵罵咧咧的,嚷嚷著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不過,當晚沒有聽見他們發生過口角?!憋埖昀习逭f,整個過程都很正常,胡可杰最后罵罵咧咧的,也都是一些酒后耍酒瘋的話,沒有與人產生矛盾。
民警隨后又調查了當晚與胡可杰一起吃飯的幾人,他們都在附近租房住,有合租人員可以證明案發時段,他們不在案發現場,可以排除作案的可能。
調查 死者平日樹敵不少
由于案發現場地處偏僻,沒有安裝監控設施。專案組隨即調取能夠進入案發現場各路口的監控錄像,結合案發時間進行篩查,發現當晚許興國與胡可杰同行,兩人經過監控畫面約5分鐘后,一可疑男子尾隨二人身后,邊走邊打電話,形跡可疑。此人緊隨胡可杰、許興國之后,且帶著木棒前來,又是有目的地擊打胡可杰,卻將許興國攆走,兩人應該是認識的。許興國會不會也認識犯罪嫌疑人呢?但許興國給予了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