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5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落實定下了最后期限。記者從全國31個省份的人力社保部門以及12333人力社保咨詢熱線處了解到,截至昨日,陜西、重慶、廣西、青海、福建、內蒙古和山東明確表示工資調整已部署落實,還有部分省份表示相關實施細則正在報中央批準。調整之下,大部分公務員的工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也有一些地區的公務員因基本工資提高導致納稅基數增大,再扣除養老金,工資“不升反降”。

  陜西最高一月可漲近千元

  昨日,記者從陜西省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了解到,6月的工資已經顯示有調整。該省人社廳一名負責人稱,陜西6月1日召開了工作布置會,“平均漲了300多元,但具體到個人,有多有少。”該省的工資調整按照現有職級和工齡調整,“科級干部漲了100多元,漲得最多的是臨近退休人員,最多可漲近千元。”

  重慶市某機關公務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身邊的同事這個月的工資都有變化,基本上調了100多元。據重慶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局于6月14日布置了工資調整工作,各區縣都按要求在6月調整了工資,平均漲幅300元左右。

  廣西人社廳表示,已按國家統一文件調整了公務員工資和公務員養老金的繳納。據福建、青海、內蒙古等省份人社部門介紹,工資調整已部署落實,即使6月不漲,7月也會體現出來。

  北京市某街道公務員表示,6月的工資已發到手,與5月相比沒變化。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正按有關程序向上級機關報批,具體進度還不清楚。此外,天津、湖北等地也表示,實施方案正在報批。遼寧省人社廳表示,初步的實施意見已報省政府研究。

  據《南方日報》報道,廣州市人力社保部門明確表示,調整公務員工資工作的執行時間表將密切根據國家與廣東省的工作安排推進。

  昨日,其他省份相關部門未就6月底前調整工資一事對新京報記者作明確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