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2014年2月23日 秦皇島 新聞:
三、二、一,引爆。
【字幕】2014年6月5日 邯鄲 新聞:
【新聞播報】
河北邯鄲19個縣市區對燃煤鍋爐煙囪進行了集中拆除,這是今年的第二次集中拆除行動。
解說:
這樣的場景,在近年來的河北,屢屢可見。2013年9月4日,河北出臺的《大氣污染專項治理十條措施》,其中,“拆除一批燃煤鍋爐”,被放在了第一位。拆除、搬遷,一系列的動作,河北的空氣治理在進行,而治理背后一些企業的資產損失和工人下崗難題,也凸顯了出來。
【字幕】2014年2月23日 新聞
唐山市貝氏體鋼鐵集團個人股東 王炳全:
拆除這35噸轉爐,直接的損失就得一億三左右,直接損失,一億三對我們個人來說是個啥數字。辛辛苦苦看著把它一手建起來的,轉眼之間沒了,你說這是什么滋味。
解說:
唐山市貝氏體鋼鐵集團是一家經營了30年的老鋼鐵廠,去年,它們的35噸轉爐列在首批要拆除的名單里。王炳全計算過,拆除轉爐,企業將損失六分之一的資產,他個人將損失4000萬,還有400多產業工人會下崗。
【字幕】2014年2月23日 新聞
唐山市豐南鎮鎮長 李鳳祥:
三四次的股東會啊,有兩次就鬧得不歡而散,拍桌子瞪眼睛是常事。
解說:
當地政府先后拿出4個補償方案,最終,將轉爐拆除后的企業空置土地盤活上市、獲取收益的方案說服了王炳全。而唐山環境監測數據在2013年對鋼鐵、焦化、露天礦山進行整治之后,也的確有了好轉。
【字幕】2014年2月23日 新聞
唐山市環保局副局長 許新民:
跟去年的1月份比,我們的達標天數也就是良好天氣是增加了4天,重污染天氣減少了10天,PM2.5下降了31%,這些來講應該是很明顯的。
解說:
唐山、石家莊、邯鄲、保定、衡水……這些河北的城市屢屢登上空氣質量最差排行榜。有媒體用“壓力空前”“舉全省之力治污”來描述現在的河北。而河北省社科院發布的《河北藍皮書:河北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5)》指出,每增加1單位的大氣污染治理費用,就會損失0.283個崗位。而對于2014年的河北經濟,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就曾表示,化解過剩產能、治理大氣污染,將影響河北省生產總值增速約1.75百分點。
不僅在河北,環境治理帶來的新的沖突和矛盾,都是許多地方政府躲不過去的難題。
【字幕】2015年3月7日
環境保護部部長 陳吉寧:
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確實在加大,生態和環境保護的任務也非常艱巨,破解和平衡它們之間的矛盾,確實面臨很大的挑戰。我想在這里講,挑戰也是機遇。我們應對今天的危機,就是要避免明天更大的危機,我們抓住今天的機遇,是為了明天創造更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