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一所高中既深深體會到了濟南獨創(chuàng)的“績效財政”制度帶來的實惠,也感受到了“績效財政”制度帶來的壓力。因為一直高效使用財政資金,濟鋼高中再次申請到2700萬元,用于學校宿舍建設。但這2700萬元,卻讓濟鋼高中校長呂如浩深感壓力山大。因為按照濟南市財政局新規(guī),雖然濟鋼高中這座新公寓的建設資金已經納入濟南市專項財政預算,但如果學校沒有實現當初上報給財政局的績效目標,部分資金就會被濟南市財政局調整給同樣需要錢的項目上。

  財政收入告別高增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成當務之急

  “一些地方錢撥下去了,遲遲不開工,我們就要依法把那些趴在賬上多年的財政撥款收回來,調到那些中央已經確定的重點項目上去,調給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地方去!”“決不允許財政資金長年趴在賬上呼呼大睡!”6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的一番精辟闡述,傳遞出加快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的改革信號。

  正如總理所說,現在有一些地方、部門的財政撥款長年“趴”在賬上,但另一些地方,卻有大量民生工程亟需資金,比如引水渠建設、倉容建設、農村電網和棚戶區(qū)改造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各部門、各單位既要積極整改,及時糾正各類違法違規(guī)行為,又要針對一些方面存在的預算執(zhí)行不到位、資金層層積淀等情況,以整改為契機,把擠占挪用的錢歸位,把“跑冒滴漏”的錢堵住。特別要進一步盤活存量,把閑置、沉淀的財政資金用好。

  國務院之所以在兩個月內三次研究部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問題,與當前我國財政收入已經告別了高增長時代有很大關系。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全國累計公共財政收入僅比去年同期增長6.6%,中央財政收入只增長0.1%。“要解決財政收支矛盾就必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資金用起來,不能讓它閑置。”李克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