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潔空氣聯盟近日發布的 《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 (2015) 簡版》 指出, PM2.5、 PM10等污染物年均濃度的整體達標率仍然較低。 同時, 山西、 山東、 上海等省 (市) 空氣質量改善顯著。

  關于空氣質量評估 , 通 過 對PM2 . 5數據的分析, 2014年進步幅度最大的三地是山西、 山東和上海。 這三個省份的PM2.5年均濃度比上一年降了16.7%、 16.3%和16.1%。 同時報告指出,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及河南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連續的PM2.5嚴重污染區域, 其中河南的污染狀況十分嚴重,應引起更大關注。

  對PM10數據的分析則顯示, 海南、云南、 廣東、 貴州、 黑龍江和廣西等6個省份達標, 成績處于前列。 然而與2013年相比, 卻有10個省 (市) 2014年的數據不降反升, 這10個省 (市) 主要分布在中部、 東北和西部地區。

  針對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分析表明,2014年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的減排效果顯著, 汞的排放控制也逐步得到關注。部分空氣污染防治措施, 如設定煤炭消費總量目標、 淘汰黃標車等, 在2014年不但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還帶來了顯著的協同減排溫室氣體的效果。 這些措施也支持中國煤炭消費總量在15年來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推動了整體能源結構的清潔化進展。

  而就山東來說, 相較于2013年,2014年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別下降了3.33%和3.51%, 但排放量卻高于山西、 河南、 河北等省份, 位于所有省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