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都在“血拼”,坐等快遞把商品送上門,拆件時的喜悅就甭提了。然而11月5號,青島大學一名姓胡的同學收到快遞拆開后,卻被嚇著了。
11月5號下午,青島大學師范學院的大四學生小胡接到學校收發室的電話,通知自己的快遞到了,她本以為是幾天前在網上買的衣服到了,興致沖沖的跑去拿快遞。
打開快遞盒包裝,小胡吃驚的發現里面裝的不是自己買的衣服,而是四個裝滿透明液體的礦泉水瓶,難倒說衣服半途被人調了包?小胡趕緊聯系了衣服的賣家,核對單號,卻發現收到的快遞不是衣服那家店發出的。小胡還發現,快遞發件人是高女士,上面沒有地址,只有一個手機號碼。空號!?小胡腦子中一連串的疑問讓她開始胡思亂想。這個神秘的快遞究竟從哪來,發件人又是誰,這四瓶液體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呢?
為了解開疑團,記者與小胡聯系上了快遞公司,而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卻表示,快件可以退回,但究竟是誰寄出的,實在是無法查詢。
記者在網頁上輸入四瓶水、快遞等關鍵字,發現全國收到類似快遞的人很多,且快遞單上的寄件人都模糊的填寫著某女士或某先生,電話也是空號,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發件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調查的過程中,記者認識了一位從08年開始接觸電商的資深賣家鈺哥,鈺哥說這種快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大多數人都以為是朋友的惡作劇,也就沒有深究,其實這是一些網絡店鋪用來提升信譽的小把戲。
鈺哥透露,尤其是新開的店鋪,信譽值低,很難吸引買家,所以有些新開張的店鋪就會“刷信譽”,最早“刷信譽”就是拉攏身邊的朋友買自己的商品,店主不發貨,把錢私下退給朋友,朋友們紛紛好評,然后繼續購買。
記者在網上確實找到了許多像鈺哥所說的代刷網絡店鋪信譽的服務,有的公司甚至還提供快遞單號買賣業務,看到這里,我們也弄明白了小胡收到的四瓶液體,其實就是店家違規提高信譽耍的小手段,店鋪的賣家使用發給小胡的快遞單號,與認識的人在淘寶上進行買賣,從而得到好評提高自身的信譽,記者隨后把這件事反映給了淘寶網。淘寶客服還解釋說,公司確實收錄了很多買家的信息,不過全部都采取了保密機制,像小胡一樣被泄漏出去的信息,絕對不是淘寶所為。
如今電商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通過這種手段來提高店鋪的知名度、吸引顧客,真正的信譽何在呢?或許“刷信譽”能給您眼下帶來少許利益,但不是長久之計,作為商家,誠信與貨真價實才是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