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專題:》》》》》》》》

  [提示]吳吉林,1974年2月出生,現為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東辛采油廠三礦34隊高級技師。2007年,他被查出患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面對絕癥的無情折磨與生死的嚴酷考驗,他用鐵人般的意志與癌細胞抗爭,共完成技術創新成果83項,其中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9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9億多元。

  吳吉林,1974年2月出生,現為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東辛采油廠三礦34隊高級技師。2007年,他被查出患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醫學預測只有3至6個月的生命期限。面對絕癥的無情折磨與生死的嚴酷考驗,他用鐵人般的意志與癌細胞抗爭,在病榻上仍堅持創新創造,共完成技術創新成果83項,其中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9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9億多元。2014年五一前夕,他的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在提高泵效創新攻關中,吳吉林一點點地頂著困難鉆研。由于過度勞累,原本單薄的吳吉林急劇消瘦,不僅疲勞的頻率加快而且其程度也在一天天加劇,看了書很容易忘,有時想到一些關鍵的技術環節,如果不馬上拿筆記下來,不久就會變得模模糊糊。這樣,他要比常人多花上更多的工夫反復研學,才能鞏固記憶。

  違背“禁令”和“家規”,“遺言”心系創新成果。

  吳吉林身患癌癥之后,由于受癌細胞的侵潤,脾臟一天天地變得腫大起來,讓他腹脹難受。為此,他先后做了3次脾栓塞手術。2011年8月,吳吉林在天津腫瘤醫院做脾臟切除手術。進手術室之前,他留下的“遺言”是囑咐來看望他的領導:“我有兩項還沒完成的創新成果,資料存在電腦里,請把這些東西交給廠里。”從重癥監護室出來的第2天,他就讓妻子把《采油工藝》一書,擺放在病床上。

  吳吉林出院回到油田后,單位領導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他啥也別想,啥也別干,不能翻書,不能上網。可他不想將本就有限的生命平淡地度過。在覺得身上稍微有了些力氣后,他就變著法的違背單位“禁令”,違背妻子、女兒給他制定的“家規”,偷偷琢磨節能防腐耐磨抽油桿的研制問題。

  他讓妻子認識生命意義,病魔不能阻擋幸福腳步。而說到“家規”,就不能不提吳吉林的妻子王春梅。吳吉林和妻子王春梅相識于1994年,1998年結婚。

  在吳吉林的幫助下,王春梅開始“進攻”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專業書籍,并一步步考取了中級工和高級工資格。 2004年,他們同時有機會報考工人技師,兩家老人主動提出輪流照顧4歲的女兒,夫妻兩人就搬著一張硬板床、拎著兩把椅子,住進單位剛分的一套毛坯房里備戰“趕考”。天道酬勤,后來兩人雙雙中榜。

  “大家都說,我是個好媳婦,不離不棄地照顧生病的吉林,卻不知,是吉林支撐著我,他用瘦弱的肩膀擔起這個家,他讓我重新認識了生命的意義。”王春梅說。談及將來的打算,王春梅說,她生活的全部就是踏踏實實過好每一天,照顧好吳吉林。

  要活得有價值,活得對得住‘勝利精神’。

  他心系石油,銳意進取,用創造譜寫生命新篇章。2009年4月,做完肝穿刺手術第3周,就開始了“多功能抽油井增效裝置”的研制,11月在營8-36井投入試用,經多方專家鑒定,油井泵效由原先的28%提高到43%。該裝置在東辛采油廠100多口油井陸續應用,平均增效提高11%以上。2010年7月,該成果從217項全國QC質量管理評選成果中脫穎而出,奪得全國一等獎,成都一位殘疾人書法家為他題寫了“勝利精神”。他在日記中寫道:“閻王爺有一天不要我,我就要把這一天活得有價值,活得對得住‘勝利精神’”。

  他心懷夢想,挑戰病魔,用奉獻詮釋生命新境界。“其實我也不是一個鐵打的人,我也時時能感受到疾病帶來的萬般痛苦,但我有一個能夠戰勝它的法寶,那就是心里總想著創造”面對病友的疑問,吳吉林在日記中給出了答案。

  他身患癌癥,自強不息,用鐵人般的意志與癌細胞抗爭,以月為單位列出生命“考評表”,用對號、半對號、叉號三個符號考評自己,患癌8年來,他研發出48項成果,平均每一個半月出一項。吳吉林將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崗位,融入到石油石化事業,在病榻上仍堅持創新創造,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9億多元,走出了一條閃光的生命軌跡。

   稿件來源:光明網、人民網、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