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專題:》》》》》》》》
[提示]《煎餅俠》中有句臺詞:這世上多一個人笑,就少一個人哭。而這也印證了淄博“煎餅好人”江照云的愛心善舉。從97年開始他就給當地敬老院送煎餅。03年江照云賣掉兒子保險開始資助大學生,十余年來,他資助的學生數不勝數。江照云告訴家人:“反正錢咱還能再掙,但人家孩子要失去機會就遺憾一輩子了。”
“都是些孩子,國家培養了十幾年,因為沒錢就不上學,太令人痛心了;人心都是肉長的,如果換作咱的兒你不希望有人拉一把嗎?”江照云,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農民,用他的行動真實地為我們詮釋出“樂于助人”的真實含義。
做好事不留名,“愛心煎餅”傳遞人間真情
《煎餅俠》中有這么一句臺詞:“這世上多一個人笑,就少一個人哭。”而這也恰好印證了淄博“煎餅好人”江照云的愛心善舉。
從1997年開始,沂源縣南麻鎮敬老院的老人們每天都能吃到一位好心人送來的煎餅,據他們講,每隔三五天他們就能吃到好心人送來的煎餅,幾乎從不間斷,但是好心人卻從來不登記也不留名,由于煎餅是沂源人民餐桌上必備的主食,慢慢的,這也就變成了好心人與老人們之間一種無言的默契。
時間轉眼來到了2006年,這一天南麻鎮敬老院接到了沂源縣慈善總會打來的電話,讓敬老院的工作人員到慈善總會領取捐贈的煎餅和小米面,工作人員來到慈善總會后經過詢問才得知,捐贈的小米面和煎餅都是來自于一直以來給敬老院贈送“愛心煎餅”的好心人之手,好心人名叫江照云,經營著一個煎餅攤。
“一看到敬老院的老人就想到自己家的老人,和對自己的老人一樣。”談到堅持給老人送煎餅的原因,江照云如此說道。
不攢錢不買房 20年愛心捐款30萬
2003年,江照云看電視時得知了一名學生在考上大學之后因為沒有錢交學費而面臨著失學的困境,聽到這個消息后,江照云心急如焚,此時的他家境并不好,但他還是覺得應該想辦法讓這名學生能夠讀上夢寐以求的大學。 “正好給孩子買的保險就是這個數,那時候家里也沒這么多現金,我馬上想到了提前終止保險。”江照云說道。就這樣,江照云賣掉了給兒子買的保險,第二天就將這筆錢寄給了這位需要幫助的學生,江照云的家人當時很不理解他的做法,他開導家里人說:“反正錢咱還能再掙,但人家孩子要失去機會就遺憾一輩子了。”
十余年來,江照云資助的學生數不勝數,但是他卻從來不問受資助學生的名字,也不與他們見面。從2007年開始,江照云開始資助一名貧困學生,每學期三百元,從不間斷,該學生一直不知道自己每個學期的學費都是由江照云資助的,當地的村領導及學生家長多次提出想讓江照云與學生見一面,江照云卻說:“我們還是別見面啦,見了面孩子肯定會有很大的壓力,他還那么小,還是給他一個寬松點的環境吧,這對他將來也有好處,別讓孩子覺得和欠我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