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記者 王宗陽
打造西站站、黃河北等城市“次中心”、加快建設黃河南北城市新區、讓天下第一泉與濕地相連,實現水上游泉城……近日,《中共濟南市委關于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正式出爐。在其中,不僅有濟南“十三五”年均經濟增速保持在8%左右的長遠目標,還有許多具體的變化。大眾網記者專門梳理了五個關鍵詞,帶您瞅瞅下個五年濟南“長啥樣”。
關鍵詞一:打通空間
打造西客站等城市次中心,培育省會衛星城
“十三五”期間,濟南將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形成中心、次中心、衛星城梯次分布、互相銜接的協調發展格局。在具體層面上,將推進老城區優化升級,疏解人口、凸顯特色、完善功能。聚焦中央商務區建設,集聚資源、增強活力、提升能級,加快形成城市新中心。
同時,濟南將著力打造西客站、新東站、黃河北、長清、章丘等城市次中心,增強人口和產業集聚能力,優化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配置,分擔中心城市功能。同時,積極培育濟陽、平陰、商河等衛星城,建設成為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繁榮宜居的現代化省會衛星城。
關鍵詞二:“攜河”發展
推進攜黃河南北融合發展的城市新區
未來濟南將加快實施北跨戰略,統籌黃河兩岸發展,變跨河發展為攜河發展。其中,將黃河兩岸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攜黃河南北融合發展的城市新區,打造成為黃河下游經濟帶核心區、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擴大開放新窗口和改革創新示范區,帶動黃河北地區實現跨越發展。濟南還將加快解決跨河交通問題,適度提高跨河交通設施規劃密度,加快推進濼口穿黃隧道等跨河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跨河公共交通,推動主城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跨河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