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聯合百合網婚戀研究院發布了《2015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對2015年各年齡層、各不同學歷、地域等群體的戀愛、婚姻及性的行為、態度進行了調查。

  《報告》披露,在初次性行為發生時間上,北京市為內地省市最早的,平均年齡為20.63歲;95后群體第一次戀愛的時間平均在12.67歲。《報告》也顯示,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壓力越來越大,同時有外遇、找“小三兒”的女性比例提高,在婚姻生活中,“7年之癢”已經變成“5年之癢”,婚后3-5年出現危機的比例最多。

  據報告的撰寫機構介紹,該調研采用互聯網線上和線下兩種調查方式進行,數據收集歷時 2個月,獲取的有效樣本近8萬份。調查對象覆蓋31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

  戀愛

  離異單親家庭孩子初戀最早

  數據顯示,被調查對象中有超過一半的人(51.09%)在18歲之前已有過初戀。

  父母離異家庭及分居家庭的孩子發生第一次戀愛的年齡較早,其中,離異未再婚的單親撫養家庭成長的孩子,初戀時間最早,為15.23歲。

  《報告》顯示,初戀年齡與年齡呈現正相關關系。70前人群第一次戀愛年齡最晚,平均在19.19歲。95后第一次戀愛年齡較早,為12.67歲。

  此外,博士常常被看作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術一族,尤其是“女博士”更曾被許多網民調侃。但《報告》顯示,擁有博士學歷的人群戀愛次數是最多的,平均達6.87次,而大專和大學本科學歷人群最少,平均次數均為3.15次。

  性行為

  95后首次性行為平均年齡低于18歲

  《報告》從地域上調查顯示,港澳臺地區第一次性行為最早,平均為19.24歲,北京緊隨其后,為內地最早的地區,為20.63歲。

  被調查對象中,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為年齡與年齡呈現正相關關系,80前人群性行為發生年齡較晚,平均在22.17歲,95后平均在17.71歲。

  從不同學歷來看,本科學歷以下發生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較早,均在21歲之前,研究生、博士生最晚,分別為22.55歲和21.65歲。同時,《報告》也顯示,大學本科在讀及以上學歷避孕意識較高,避孕比例均在45%以上,特別是研究生在讀,比例高達49%,但是大專及其以下學歷則較低,小學及以下學歷僅僅有18%的人采取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