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差別化收費
停車很讓人頭疼,但要把道路都停了車那也不靠譜。看來我們得探索采用市場化辦法解決好停車問題,出臺差別化停車收費辦法,成立統一管理運營的停車公司,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對外開放,在城區內差別化興建停車場。說不定到時候從市區里停車吃個飯,這飯錢還不如停車費貴呢。對了,還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用信息化手段做好靜態和動態交通誘導。
說了這么多,小伙伴們一定想:馬上到年底了,交通堵得不能再堵了,還是抓緊出臺短期治堵措施吧!
治堵:誰都無法做旁觀者
王文濤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工作領導體制,形成治理交通擁堵的強大合力。認真研究制定城市交通發展白皮書和“十三五”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并提出年度實施計劃,確保規劃實施到位。有關部門要迅速把近期能夠采取的治堵舉措梳理出來,迅速發布實施。
據悉,下一步濟南將在經十路、北園大街沿線設置雙公交車道,加大兩條東西大動脈的公共交通流量。此舉無疑將在短期內大大緩解高峰期間的交通擁堵。看著公交車風馳而過,而自己開車如蝸牛一般爬行,很多人會作出理性選擇。“不是先讓小汽車快起來,而是讓公交車先快起來”。作為濟南治堵的思路,雖有其無奈之處,但也隱含了綠色出行的先進理念,可謂交通管理的“彎道超車”。
同時,一些私家車主無疑將成為“反對者”,雖然他們天天埋怨擁堵,卻簡單地認為買車了就該上路,路不夠政府就要使勁修。
業內人士表示,要想齊心聚力在濟南走出一條成功的治堵之路,除了政府各方面的全力作為,責任落實外,還應在宣傳方面加大力度,引導市民轉變思想。
改革必然會觸及部分人的利益。治理交通擁堵,可以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打下良好基礎,為濟南這座老城的重生助力。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也都將享受到更加優質的城市服務。共享共治,兩者渾然一體。共享的同時,也必須共治,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需要為這個城市、為自己付出。搭把手,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