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評價 建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平臺

  省教育廳2016年工作要點中提到,我省將建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升級管理平臺,指導做好綜合素質評價實施工作。

  張志勇透露,今年將進一步完善這一平臺。高中生綜合素質將由省級管理平臺統一登錄。而且,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高考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綜合素質成果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和標志性成果的客觀記錄,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據了解,山東省從2004年開始在全省普通高中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建立了全省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

  “省級平臺一個學期登錄一次,學生本人應建立成長日志,在此基礎上,由學生本人根據山東省綜合素質評價記錄的要求,提出登錄省級平臺的項目內容的申請,經過核實公示后,才能最終記入管理平臺,記入平臺后不能再更改。”張志勇介紹說,計劃今年年底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升級管理平臺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管理平臺將試運行,為明年正式啟用做準備。

  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將如何應用呢?一方面,將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另一方面,探索實施本科高校綜合評價招生制度。在部分部屬高校和辦學水平較高的省屬本科高校,選擇部分專業開展綜合評價招生改革,探索“統一高考+學業水平考試+學校考核(綜合素質評價+面試)”的招生方式,擇優錄取。

  師資統籌 今年將擴大“縣管校聘”改革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不少農村孩子到城鎮上學,農村學生少了,但是農村學校的老師卻調不出去。相反,流動到城鎮的學生多了,有些城鎮學校教師緊張,但教師又調不進來。

  “過去,教師的調配手續非常復雜。一名教師從A學校調到B學校,要通過編制、人社等多個部門的批準。一個地方有幾百所學校,在‘一人一批’的管理體系下,教師在學校間調配是很難的。”張志勇介紹。

  為了在縣域統籌教師資源配置,我省率先在全國以省為單位整體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2015年,青島、濰坊被確定為全國“縣管校聘”改革示范區。全省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25290人,其中,城鎮學校向農村學校交流輪崗校長548人、教師8621人,農村學校向城鎮學校交流輪崗校長452人、教師8316人。

  同時,2015年,對于“縣管校聘”,全省17市都有一個縣開展了試點。張志勇表示,2016年“縣管校聘”試點范圍將擴大。從工作要求來講,今年具備條件的縣都要推開。

  形象地說,過去教師是“學校人”,實行“縣管校聘”改革后就轉變為“系統人”,可以作為公共資源在縣域范圍內進行調配。“哪里缺老師,可以從其他地方進行調整,這就是‘縣管校聘’帶來的資源調配優勢。”張志勇說。

  此外,我省將校長職級制改革作為學校等事業單位去行政化的“破冰之舉”,在7個設區市先行探索、試點的基礎上,2016年將在全省17市全面推行。取消學校和校長行政級別,實行職級制管理,實現校長隊伍專業化、職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