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3+3”將如何實施?未來高考志愿填報有哪些變化?10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接受齊魯壹點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2月,教育部批準我省從2017年開始進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未來高考志愿填報將由“學校+專業”改為“專業(類)+學校”形式,合并本科招生錄取批次。

山東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談山東2016年教育工作重點。(齊魯壹點記者 周國芳 攝)山東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談山東2016年教育工作重點。(齊魯壹點記者 周國芳 攝)

  高考改革 “一批”“二批”將成歷史

  今年2月,教育部批準山東從2017年開始進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改革高考志愿填報和錄取模式。夏季高考科目為“3+3”,考生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和考生選考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成績組成。

  張志勇介紹,改革將把“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錄取。志愿填報由“學校+專業”改為“專業(類)+學校”形式,專業優先。探索實行一檔多投、多次選擇的投檔模式,增加高校與學生之間雙向選擇機會。

  “比如,我報考物理專業,那么我填報的學校都是物理專業有優勢的學校。將來一所學校不可能只有一條分數線,而是根據專業不同出現不同的分數線。”張志勇舉例說。

  過去高考錄取有個“怪現象”:一些好學校的弱勢專業也能招到好學生。張志勇強調,將來高考錄取批次合并之后,這種現象會逐步得到改變,高校內部學科辦學水平的競爭壓力會逐步加大,這有助于鼓勵高校多辦特色、優勢專業。

  下一步,學生選擇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和自己選擇的大學專業會有相當大的關聯性。張志勇介紹,特別是重點高校,會更加關注你在高中學了什么、具不具備專業學習的課程基礎。

  高中生的學習內容也是不同的。“比方說有的學生喜歡物理,把物理作為高考的考試科目,那么他學習的課程內容和不選擇物理作為高考科目的學生,就是不一樣的。”張志勇說。

  張志勇透露,這次高考改革最大的突破,就是給予高中生選擇權。高中生必須學會選擇,高中學校則要加強對學生的生涯規劃、學業學習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