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應該穩中有降的菜價,如今卻一直上漲,薹菜價格甚至四天翻了一番。冬季本該是供菜主力的南方,卻因接連的寒潮導致蔬菜大幅減產,北方蔬菜上市時間也延期一月。而高價菜又催生各環節的加價,等氣溫回升北方菜大量上市后,菜價才會有所下降。

   飯店都炒不起了

  薹菜四天價格翻番

  往年過了正月十五菜價就會逐漸下降,怎么今年到了現在還這么貴。在濟南經營一家飯店的趙先生,15日一早在七里堡市場上買了三樣菜,紅辣椒、青辣椒、芹菜各三四斤,而這就花了他70元。他忍不住抱怨,現在的菜價漲得不像樣子。

  現在飯店光花在買菜上的錢,就比往年增加了50%。貴的菜已經開始減量供應,有客人點菜時就說已經賣光了。像四塊錢一斤的薹菜,飯店都做不起了。

   菜販:賣菜20年都沒見過這么高的價

  不光消費者覺得貴,七里堡市場上的批發商也覺得今年菜價高得有點離譜。

  “自從有了批發市場以來就沒見過這么高的菜價。”楊慶軍已經在市場上賣菜20多年了,他的菜攤上有青辣椒、紅辣椒、芹菜、薹菜、有機菜花等,但是四塊錢一斤的薹菜卻讓不少人望而卻步。短短20分鐘里,有四五撥人來問價,但是卻沒有人下手購買,問完之后都撇撇嘴離開,表示太貴了。

  “薹菜的價格僅4天就翻了一番。從2塊多錢漲到了4塊錢,平均一天漲價5毛。”楊慶軍說,菜貴了賣得也少了,以前每天能賣出四五千斤,而現在只能賣一兩千斤。

  中間商更要加價彌補利潤

  菜價高賣不出去

  這幾天從菜源地壽光傳來信息,青辣椒的收菜價又上漲了,已經漲到了6.5元一斤。“從壽光到濟南的市場,每斤又得加價兩到三毛。”楊慶軍說,“明天的批發價肯定要漲到6.8元,而從我這兒賣出去,又得漲錢,至少要賣7塊錢。”

  整個市場上,蔬菜是一片漲勢。持續高價的大蔥不說,西紅柿、薹菜、蕓豆、有機菜花等都一直在高價位運行。

  濟南市供應的大白菜,主要來源于肥城冷庫的存貨,目前也有少量早春大白菜上市,但價格依然較貴。現在正青黃不接,各地存貨賣得差不多了,新菜上市還太少。

  市場上庫存的白菜,好點的能賣到一塊八九,但從肥城收貨拉過來就得1.75元甚至1.8元。別看白菜賣得貴,還是沒多大利潤。

  菜越是少,價格加得越多。一棵菜從地里到市場上,需要經過代辦、凈菜、加工、運輸、批發市場、菜販子等多個環節,而收購的菜數量越少,每個環節的成本越高。

  具體來說,批發商在自己手里存貨少、賣得出的情況下,就考慮在價格上彌補量少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