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里的優質大蔥已經到了12元一斤,即便是在農貿市場,普通蔥也到了七八元,甚至比春節期間的價格還要高。今年蔥價為何這么高?前兩年蔥價非常低,讓蔥戶直呼傷不起,僅濟南章丘種植面積就從6萬多畝直降到3萬畝。再加上價越高蔥農越惜售,市場上的大蔥價格一路看漲。
超市里的優質蔥 12元一斤!
12日,濟南市民周先生在文化東路一家吃了十幾年的老飯店吃飯時,發現京醬肉絲已經改了做法:配菜蔥絲改成了洋蔥片。
服務員告訴周先生,因為蔥太貴了,只能拿洋蔥來充數。周先生前一天在大潤發超市買蔥時,就發現大蔥已經到了12元一斤,兩根蔥就是十幾元。
在棋盤街菜市場,大蔥的價格已經到了8元一斤,與2月中旬7元的高價相比,“向錢蔥”再次高歌猛進。
“現在毛蔥也不分優劣了,大小一起裝,一斤價格都到2.7元了。”位于章丘繡惠鎮的濟南穗苑農業科技公司,2015年初流轉了120畝土地進行大蔥規模化種植。負責人王超介紹,目前田間地頭的大蔥收購價,比年前又漲了兩三毛錢。而在以前,優選的大蔥也不過才賣到2.5元一斤。
章丘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徐呈江說,現在部分地區大蔥田間收購價已經達3.7元一斤,大蔥畝產量在一萬斤左右,一畝收入就有三萬多元。
“十幾年沒遇到過高價,持續的時間也格外長,年后了不但沒降反而升了。”七里堡市場的大蔥批發商張訓美說,這導致她的大蔥銷量也跟著下滑,以前每天能走上萬斤,而現在減少了將近一半。“小販只能加價彌補銷量不足,五塊錢一斤批發進來,加價到六七塊錢也很難賣出去。”
去年賤到不要錢,蔥農只求能騰出地
據了解,大蔥種植一般是在當年秋分開始育苗,來年六月移栽,半年左右長成上市。目前,由于本地大蔥尚未長成,市場上的大蔥以南方大蔥為主。“現在是整個市場都缺蔥。”
為何今年的蔥價如此高?2013年,對于蔥農來說,價格剛夠賺回本錢。可是沒想到,蔥的行情一年不如一年。“蔥農種植大蔥,每畝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在2014年冬天,每畝只能賣到2300元,價格最低的時候只能賣1200元,每畝地還得倒貼近2000元。”徐呈江說,到2015年春天,大蔥在地頭的收購價就只有8到9分錢。
“土地承包費、農藥、蔥苗、前期管理人工費、水費全都賠進去了。”徐呈江說。從杭州批發大蔥的張訓美說,前兩年行情不好,大蔥種植面積直線下降。2015年初她去南方進貨時,大蔥都不要錢,“只需買家雇幾個工人刨蔥,主家還管飯,只求能把地平整出來。”這導致當地種植面積至少減了三分之一。
經歷寒冬之后,農民種蔥的積極性大挫。正常年份,章丘的大蔥種植面積在6萬到8萬畝之間,而在2015年6月份,種植面積僅有3萬畝左右,比正常年份減少至少一半。“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下滑,整個種植面積下降了50%左右。”徐呈江說。
今年價格暴漲,蔥農捂著不想賣
其實早在2015年6月份,大蔥的價格就一路看漲,此時恰逢大蔥種植季節。但由于前期蔥苗價賤難賣,導致上市的蔥苗大量減少,種植季的蔥苗較難買到。由于補種不及,大蔥補種的面積并沒有增加太多。“到2015年7月份,蔥苗的價格漲到八毛一斤,因為缺苗,不少滕州人還來章丘尋苗。”
現在,不少看漲大蔥價格的農戶,也不愿挖蔥而是捂著惜售。王超說,盡管價高,但本地的大蔥由于沒長成,畝產也就四五千斤,農戶大都處于觀望狀態,很少挖蔥出售。
“而南方的蔥戶,盡管批發價也已經漲到3.7元一斤,但還是價越高越不愿意賣。”張訓美說。
去年,章丘市推行大蔥保險,引導農民種植,希望能平衡大小年間的種植面積。所謂的大蔥保險,即根據當年的市場行情,確定每斤的目標價格,如果價格不能達到目標,則保險公司給予一定補償。是否入保都是由農民自愿,每畝保金88元,去年的目標價格是1.09元,最后調研實際銷售價是1.03元,參保農戶每畝獲得了317元的補償。
“不過,去掉保金88元,每畝只有229元的補償,這對于農戶來說力度還是小了些。”徐呈江說。
五一后蔥價才有可能回落
業內人士預計,等“五一”假期左右北方的芽蔥都長起來以后,價格或有回落。 徐呈江說,通常情況下,大蔥的行情是三到四年一個周期,但規律性并不是很強,未來究竟怎么樣還很難說。
“如果今年整年的價格都比較好,到2017年改種大蔥的農戶肯定會多,明年的行情應當會比常年略低,常年價格大概是五六毛一斤。”徐呈江說。不過,即便是價格略低,也不至于出現低谷期。
徐呈江說,就現在來看,農戶們還在持觀望態度,今年下半年就改種大蔥的愿望并不是很強烈。通過這些也可以預測,2016年下半年的行情依然會高于常年。
王超也看好八月十五前的大蔥行情,目前他又直播了35畝大蔥。“那之前都能賣到1.2元左右。”
受大好行情的影響,濟南柏然種業的司俊水發現,目前育蔥苗的也多了起來。“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兩成,但比2014年的種植面積還少很多,明年的價格應該也會略高于往年。”
徐呈江預計,如果明年價格仍高于常年的話,大蔥的種植面積一定會有所增加,“那樣的話,到2018年價格肯定會跌得比較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