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并非所有醫療機構都能進行接種,只有獲得資質的醫療機構才能進行接種。而且,接種機構購進疫苗時必須索要一系列證明,保證藥品來源真實合法。

  盡管政府部門設置一張看似嚴密的管理網絡,但是疫苗領域時而曝出問題,疫苗質量不時引起質疑,疫苗招標黑幕不斷,疫苗銷售回扣已是常態。而疫苗的問題在醫藥健康產業中普遍存在。

  在行業潛規則下,山東疫苗案并非孤例。一般來說,疫苗招標以省為單位進行,確定生產企業,后由生產企業指定本地供應商,并由后者將藥品送到接種機構。

  一些從業者發現外省市的進貨價更加低,就會繞過中標供應商去拿貨。除了疫苗,其他普通藥品同樣存在,這就是業內盡人皆知的“竄貨”,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竄貨”本來不是壞事,價格本來就是市場的一種信號。不過,在管制嚴格的藥品領域,獲得低價藥品后,再按照正常中標價銷售,各環節參與者都可以分得更多利益,行為進而產生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