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靠”“竄貨”“走票”這些普通人不懂的陌生詞匯,輕易就能突破現有的監管網絡,構建出一系列行業潛規則。而且,這一系列潛規則恰好與整個醫藥產業小散亂格局適應。中國的醫藥企業數量多達5000家之多,普遍規模偏小,因此大部分企業的銷售幾乎完全依靠外包代理商。

  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452460家,其中僅法人批發企業11632家、非法人批發企業1642家。從業者多 達500萬人。因為醫藥市場競爭激烈,醫院非常強勢,為能在集中采購中中標,部分醫藥生產和流通企業把太多資源花在回扣銷售上,藥品質量、生產研發創新、 冷鏈建設等反而會被企業所忽視。

  這一產業格局及其背后的潛規則,已經“俘虜”中國醫藥產業和醫療機構多年。實際上,破除這一格局一直就是中國醫改的關鍵。

  只要醫藥產業繼續受到不當管制,從業者將繼續深陷潛規則,類似山東疫苗案就不可能被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