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危機]

  網購沖擊未見底,房租收入到瓶頸期

  濟南商界人士曾總結淘寶街“起死回生”的經驗:一是科學定位,時尚潮街;二是舍得投入,一方面給業主租金只漲不跌,另一方面商鋪租金整體低于市場價,自己兩邊受擠;三是專業運營團隊,策劃出很多經典營銷活動。然而張先生開始懷疑,這一成功能否持續,多年來積累的人氣能否變現。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網購沖擊,從2013年開始體現,一些大學生到淘寶街試衣,明明合適卻不購買,回去網購。“商戶銷售額并沒有隨著人氣上升而同步上升,很多人只逛不買,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張先生說,一家地處優越位置、客流量很大的女裝店,2013年最高單日銷售額可達3000元,2014年只有2000多元,去年就只剩下1000多元了。

  一些店老板以前都雇傭兩三個營業員,現在干脆把員工辭了,自己干,還能省點費用。事實上,網購沖擊只是一個方面,目前,濟南小商品市場越來越多,市場已經處于過飽和狀態,很多都經營慘淡,甚至關門大吉。比如泉城路泰府廣場的潮柜、同樣位于洪樓商圈的百代商城、長途汽車站附近的炫街,都已經退出市場。

  最關鍵的是,原有的老牌小商品市場,如老東門、新世界、西市場等,都通過改造升級,體量越來越大。在小商品從業者數量總體有限的市場狀況下,一場商戶爭奪戰在所難免。據透露,此前老東門萬貨匯重裝開業,就從很多小商品市場搶走了不少商戶;如今,新世界又將重裝開業。

  “爭奪商戶,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降低租金。”張先生說,這也意味著,小商品市場租金收入已經進入瓶頸期,能不降就不錯了,就不要想漲租金了。據透露,人氣爆棚的淘寶街去年單年度僅實現盈利5萬元,目前其賬面累計虧損達795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