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二:
一組報紙標題
解說:本周,“二類疫苗將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組織集中采購”成了很多媒體報道的標題。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表示,按照國務院關于修訂《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正在研究建立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的長效機制。然而,看到這個報道,陳濤安并沒有覺得二類疫苗今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同期:陳濤安 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師:一個省只有一個采購者,長期下去,很可能會形成一種新的壟斷。這個壟斷很可能還會滋生腐敗。
解說:陳濤安的這個擔心并不是沒有理由,因為就在十年前疫苗的采購模式,就是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統購統銷。也正因為這種高度集中的采購模式,讓疾控系統成為腐敗窩案的高發地。2008年,廣東疾控中心正副主任雙雙落馬。2015年四川廣元爆出,有疾控中心全員受賄。
同期:陳濤安 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師:疾控機構就有雙重的角色,一個是,這個執法者,一個是經營者,這樣子的話,它當成為經營者的時候,它就會賺取利潤,當為執法者的時候,就會為自己開道。正因為有這種雙重的權利,使疾控機構產生了大量的窩案。
解說:在以前統購統高度集中的銷模式中,疫苗在各疾控系統內部運作,由于采購數量大,一旦監管不到位,很容易產生腐敗。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5年六月一日開始施行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進行了很大的調整。變化最大的就是,疫苗生產企業和疫苗批發企業可以經營二類疫苗,也就是把二類疫苗推向了市場。目的是通過市場競爭,擠掉二類疫苗在市場流通中的價格水分,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同期:劉鑫 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藥品的生產或者批發企業,你拿到了相應的資質,那我都可以做這個事情。引入一種市場機制來解決,大家過去詬病的一些問題,應該說是有一定積極進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