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人物:劉維忠:醫改“新思路”?
現場:劉維忠與某醫院院長談工作
解說: 在本周,參加完國家衛計委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甘肅省衛計委主任劉維忠又匆匆趕回蘭州。而網絡上,一場圍繞他的罵戰,已經來得轟轟烈烈。(一組標題)
劉維忠:舟曲泥石流的時候,好多人是看著自己的親人被泥石流沖走了,恐怖、出汗,睡不著覺,北京的一個中醫給我發了一個短信,他說黃花菜就可以,黃花菜在藥典上叫解憂草。治抑郁癥就沒問題
解說:
黃花菜可以治療抑郁癥,這是劉維忠在本周招致罵聲的主要原因。而按照主持人的介紹,請他來是因為甘肅醫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或許,劉維忠只需要按部就班介紹甘肅醫改所取得的成績,即便無功,也不會有過。但或許是這位廳級官員不愿意錯過這個宣揚中醫的機會,一個脫稿的例證,就又把他拉進了爭議漩渦。
劉維忠:官要當好,要少說了,少說可能風險小,但是你低調了,事推不動。農民看病不容易,所以我到衛生廳來,我覺得你先把這個看病貴解決了,把醫療質量解決了,老百姓就享福了
解說:
事實上,劉維忠也明白,自己推崇的廉價黃花菜,并不能治療醫學上定義的重度抑郁癥,這跟甘肅正在推行的中醫特色醫改道路類似,最開始都是一種迫不得已的嘗試。
劉維忠:甘肅人口占全國百分之二,甘肅的經濟總量只有(全國)百分之一,所以甘肅的農民純收入,城鎮職工的收入,全國倒數第一。沒有錢,窮省,窮省肯定得有窮的辦法,我們提出用盡可能少的費用維護居民健康
解說:
21歲才離開農村走進蘭州醫學院的劉維忠,至今還記得家鄉農民生病了花五分錢去看中醫,而他的所見所聞包括他所學的專業,也讓他很堅定地相信,中醫并不差
劉維忠:把老百姓組織起來,學一些中醫適宜技術,學一些傳統的保健方法,學一些慢性病的管理方法,把老百姓的健康素養提起來。比如說環保、國土、水利、食藥監、住建,圍繞著水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包括建筑材料的污染,食品的污染,這幾大污染解決了,老百姓健康環境好了,病就少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解說:
帶隊下鄉,走村串戶,這是劉維忠的第一味藥,他要求農閑時,村醫要給農民開講座,普及醫學常識和簡單的疾病治理手段。并且各村要開辟文化墻,把防病知識傳遞給村民。但這類模式的科學性卻也招致外界質疑,其防治內容是否準確有效?若涉及到超出醫學范疇的知識時,又該如何突破認知的局限性?
劉維忠:比如說白血病,裝修房子,家具污染,包括學校一些裝修,教具的污染造成的。房子周圍有高壓線,一些放射性物質造成的,所以我們把這十種原因寫到農村健康文化墻上,寫上農民盡量不要裝修房子,或者裝修完房子,一年內不要住進去。這就是一整套預防的方法,不花錢的方法,白血病的預防它就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