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征戰進入寡頭時代,廠商要利潤

  “很多人可能已經感覺到,近幾年,啤酒廠商之間的價格戰明顯減少了,他們似乎不愿意再‘你爭我搶’,而是更喜歡‘和平相處’。”在濟南啤酒行業已經干了20多年的蘇先生說,十多年前不是這樣的,他們更好斗,喜歡搶地盤,更愿意降價。

  僅以山東為例,2000年左右,作為全國啤酒產銷第一大省,幾乎每個城市甚至縣級城市,都有自己的啤酒品牌,比如濟南有趵突泉、北冰洋啤酒;青島有青島啤酒、嶗山啤酒;淄博有綠蘭莎;濟寧曲阜有三孔、漢莎啤酒;鄒城有無名啤酒;泰安有泰山啤酒;德州有克代爾啤酒;萊蕪有廣寒宮啤酒;濱州有琥珀啤酒;臨沂有銀麥啤酒……

  “最難得的是,每個啤酒品牌都很有野心,不愿意局限在本地區銷售,都想到別人飯碗里搶飯吃。”蘇先生說,當時,啤酒廠家想得更多的不是利潤,而是市場占有率,因此,價格戰在所難免,得實惠的是老百姓。

  然而經過十多年充分競爭,青島啤酒在山東整合、收購、控股了趵突泉啤酒、綠蘭莎啤酒、銀麥啤酒等企業,燕京啤酒在山東并購了萊州啤酒廠、無名啤酒廠、三孔啤酒廠等企業;華潤雪花在山東收購了琥珀啤酒廠、聊城的一家啤酒廠,還在煙臺建廠……

  “山東啤酒市場整合只是全國的縮影。”蘇先生說,到2013年,中國酒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就顯示,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五大啤酒集團的產量,已經占到全國總產量的75%,啤酒寡頭時代到來,“之后,寡頭們想得更多的不再是如何搶地盤,而是如何把地盤轉化成利潤,前期的投入要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