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這個電商狂歡節(jié)馬上進入第八年,與此同時,快遞行業(yè)感受到“狂歡”帶來的業(yè)務(wù)壓力,也已有四五年之久。記者從山東省郵政管理局了解到,去年雙十一期間,山東省快遞公司總共派件3996.5萬件,在高峰期的11月15日、16日、17日,山東人每天能收到540萬件以上的快遞。

  幾千萬快件背后是兩萬人左右的全職快遞員,以及雙十一加入的臨時兼職人員。在我們愛恨交織地剁手時,產(chǎn)業(yè)鏈最末端的他們?nèi)绾慰创爝f這個行業(yè),又如何看待雙十一?

  山師大校園內(nèi),快遞被放在地上等待領(lǐng)取。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左慶 攝

  只有快遞員炒老板

  沒有老板炒快遞員

  11月7日,濼源大街某寫字樓一樓大廳,快遞員于聰(化名)蹲在一堆快件中,右手按照快遞單上的收件人信息撥號,左手舉著另一部手機放到耳邊說:“您有個快件到了,來取一下吧。”惜字如金,語速盡可能快,字句盡可能清,同時禮貌用語不能缺。于聰左手的電話剛掛掉,右手的電話正好接通,再重復(fù)一遍上面的話。

  遇到取件客戶詢問:“×××的件在哪?”他要拿眼睛迅速掃過周遭大大小小的包裹,定位客戶口中的名字。不時有客戶過來詢問寄件時,于聰?shù)幕貞?yīng)同樣清晰簡潔:“不好意思,今天不能寄件,單子我都沒帶,要不您去別家看看。”

  于聰告訴齊魯晚報記者,雙十一臨近,送件量多了不少,再加上寫字樓周末沒人收件,不少快件都合并到周一送。一天送300個件,實在忙不過來,寄件就沒時間了。不過遇到老客戶還得維護好,再忙也得收。

  憑借著勤奮、專業(yè)以及靈活又和氣的干活方式,于聰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在同時負(fù)責(zé)這個寫字樓的快遞員中,于聰?shù)募募棵黠@要多。他一個月的收入四千元出頭,這已經(jīng)高于除順豐快遞之外的大部分快遞公司快遞員。

  “試兩三天你就知道了,這個活是懶漢干不了,好漢不想干。”于聰說,之前街邊擺攤,因為城管查得嚴(yán),去年改行做快遞。

  “要是真有快遞公司寫得那么高,不都來干了嗎?”負(fù)責(zé)益壽路一片區(qū)的一家快遞公司員工也告訴齊魯晚報記者,“現(xiàn)在快遞員不好招,只有快遞員炒老板的,幾乎沒有老板炒快遞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