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隨著青島港董家口的輸油管首站閥門啟動,來自阿曼的28.5萬噸輕質原油開始涌入管道,奔向濰坊。至此,青島港董家口港-濰坊-魯中、魯北輸油管道一期工程實現通油作業。該項目投入使用,日均可減少7000輛次油罐車運營;降低原油物流成本10-15元/噸,每年可為山東地煉企業節約成本近30億元。

輸油管啟用,每年能送3000萬噸

  輸油管啟用,每年能送3000萬噸

  22日上午9時30分許,隨著工人啟動閥門,來自阿曼的28.5萬噸輕質原油開始涌入管道,源源不斷輸送到濰坊。青島港董家口港-濰坊-魯中、魯北輸油管道一期工程自2016年8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起始于青島港董家口港區海業摩科瑞油品罐區,終于濰坊市濱海新區濱海末站,全長236公里,設計輸量3000萬噸,總投資約30億元。在濰坊濱海新區央子庫建設了100萬立方油罐區,在董家口配套建設近300萬立方油罐區。 

  “管線安全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控制系統,原油泄露和偷盜可以實時監測,即便是有人鉆個小眼我們都能及時發現?!表椖吭O計經理胡威介紹,該管線實現了智能化控制,一旦發生泄漏,可迅速確定10米以內的泄漏點,確定相應泄露量;數字化管道系統對現場所有數據都自動采集、儲存和管理,極大提高了系統管理效率。 

  九成進口原油,靠3萬輛油罐車運輸

  管道投產后,按照年均輸送原油3000—4500萬噸的能力計算,日均可減少約7000輛次油罐車的運營,大大減少了車輛尾氣排放和污染,保護了環境?!叭绻ㄟ^油罐車來運輸三十萬噸原油,至少需要10000輛車,這些車不僅需要進港排隊,其運輸成本和安全隱患也非常大?!鼻鄭u港相關負責人介紹。

  山東省擁有超過40家地煉和石化產業,產能占全國地煉企業總產能總量的70%以上。2016年,山東地煉企業進口原油同比增長32%,已占青島港原油進口總量的65%,山東地煉企業使用原油近50%從青島港上岸。山東地煉進口原油90%依靠公路運輸,每天有超過3萬輛油罐車在山東省內穿梭,不僅給企業帶來了較高的物流成本,而且產生了運輸安全、廢氣污染等問題。因此,以更加安全、環保、經濟的管道方式輸送大批進口原油,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和煉化企業共同的迫切需求。 

  管道運費便宜,平均每噸能省十幾元

  “我們每年從青島港運輸200-300萬噸原油,如果是火車運輸成本是125元一噸,汽車拉運運輸成本是250元每噸左右,而管道運輸只有60元每噸,并且運輸效率高,不受各種條件限制,初步估算我們企業每年能節省3個億的運輸成本。”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東明原油公司總經理李丙衛介紹,管線運輸帶來的其他效益也非??捎^,比如可以節省原油的儲存成本等。

  青島港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港是國內沿海最大的油品運輸、中轉、儲存基地,接卸原油量保持全國第一,位于膠南的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年作業能力達到了2500萬噸。這位負責人估算:“管線通油后帶來的經濟效益巨大,平均下來,可降低原油物流成本10-15元/噸,每年可為山東地煉企業節約成本近30億元?!?/p>

  未來,青島港還將扎實落實山東省油氣輸送設施規劃建設方案(2016—2020年)的部署,加快建設管道二期、三期工程。目前,從濰坊到東營、濱州的管道二期工程已經開始大規模施工建設,到墾利的三期工程已經開展前期規劃設計等工作。全部工程建成投產后,把山東省地煉企業集群和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的30萬噸原油碼頭、200多萬方的油罐群連為一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