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教育廳主辦,山東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濟南市教育局承辦,山東教育電視臺、濟南市外海實驗學校協辦的山東省“兒童青少年預防近視”主題宣傳活動在濟南市外海實驗學校舉行。
在學生的《陽光健美操》和兒童青少年預防近視宣傳片后,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玉華,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徐杰,濟南市外海實驗學校校長許麗明先后致辭。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牟善勇表示,山東省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任務更加艱巨。省政府出臺了《關于貫徹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山東建設的實施意見》,把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作為健康山東行動的主要指標。全省衛生健康系統要進一步完善防控體系,加強眼健康宣傳普及,規范開展近視診療,全力做好兒童青少年預防近視工作。
據了解,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率近年不斷攀升,且向低齡化高度數發展,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10年來,山東開展青少年近視為主的視力低下防控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山東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以大健康“治未病”理念為指導,采用“科學防、規范治”和“節點前移、以防為主、防控結合”的方針,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政府主導、專家指導、各界參與”的防治工作模式。將遠程會診系統、分級診療系統有機結合,形成了群防群治,共同參與的局面。得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和國際防盲組織充分肯定,在2015年全球防盲大會、國家青少年近視防控會議上,山東多次作為代表做大會主旨講演。這一模式被稱之為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山東模式”,走在了全國前列。
通過綜合性的防治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全省120萬青少年視力低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省青少年近視率首次出現下降趨勢,在視力低下防治方面成效顯著、難能可貴,使我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成為素質教育中一項具有重要特色和突出成效的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一直以來,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對兒童青少年預防近視工作非常重視。他希望,在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山東省的主題宣傳活動能夠持續、廣泛、深入地開展下去,動員更多的力量加入進來,讓孩子們的眼睛離開近視眼鏡,擁有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啟動儀式上,山東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教授從近視發生原因、近視的預防和近視防控“山東模式”等多個方面為師生和家長奉上科學、有趣的近視防控知識。同時,還融入了形式豐富、有參與感和體驗性的各類主題活動,讓參與的師生和家長們不僅了解到近視防控知識,還獲得難忘的體驗,走出普遍存在的近視防控諸多誤區。
10名來自省內各地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科普小分隊專家和老師、學生、家長代表一起,共同發出“愛眼倡議”。
啟動儀式后,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為學生們現場檢測眼健康,開展近視防治健康知識科普。
(生活日報記者 王麗 董昊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