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博士回鄉創業頻現, 從“爭奪”到“吸引”,看各地如何引才留才?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2日訊 近日,一則“山東曹縣博士夫妻返鄉創業淘寶賣漢服”的新聞登上熱搜,引發了大家新一輪的熱議。有網友評論,一對博士夫妻干了一件初中生能干的事,確實奇怪;還有的說博士都跑去做生意了,誰來搞科研;也有網友覺得博士不一定全都要去科研,不同專業出路不一樣,讀書還不是為了養活自己,自己創業,養活自己,幫助別人,有什么不對的;有的則認為博士生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很多時候在于他們的洞察力。那么,有哪些高學歷年輕人選擇返鄉創業?都選擇了哪些項目?他們開闊的眼界、豐富的知識、充沛的活力是否讓他們創業比其他人更容易?

  高學歷年輕人返鄉創業選擇了哪些項目?

  曹縣博士回鄉賣漢服,帶動500人就業。孟曉霞和胡青春在曹縣大集做服裝電商已有6年。6年里,她和丈夫搭上農村電商的快車,從白手起家做到了年銷售額近1000萬元。兩年前返鄉創業時,胡青春的父親很無奈,“培養個博士不是讓你回家做衣服的”,還把他“趕”出了村。如今他們夫妻卻成了淘寶鎮的“明星”,夫婦一起做原創設計,并帶領村民提前布局,讓戲服村轉型成了原創漢服村,用知識縮小城市和農村的差距。有些店主想轉型但不懂設計,美術專業出身的孟曉霞會親自幫他們設計版型?!半S身帶著畫板,有靈感就創作。”今年,夫妻倆接下的訂單帶動了附近十幾家工廠,為四五百人提供了工作機會。

  90后研究生夫婦返鄉開云門店,年銷售額超千萬。天津大學的研究生、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交換生,一對高學歷夫婦選擇了回鄉創業。2019年6月份,由一對90后夫妻開辦的蘇寧易購零售云店在朔州岳鎮落地。

  張亞君與其丈夫楊文圣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開了三家零售云店,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三家門店在銷售規模上超越了父輩經營40多年的1500平傳統門店,年銷售額超千萬。“夢想本不會發光、發光的是追夢的你。”這是張亞君常對楊文圣說的一句話。

  村里來了養蝦博士,目標是建成國家級的良種場。流經南雄古市鎮的湞江兩畔,稻穗青青,蓮葉翩翩。微風吹過,蝦塘里的小龍蝦鉆出地洞,探出水面。畢業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植物病理專業的張金燦博士正是該稻蝦共作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村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養蝦博士”。他早出晚歸,白天在蝦田干活,晚上回到實訓基地常常就剩下他一個人。

  張金燦說,稻蝦共作模式與水稻種植相比,利潤要高2-3倍。通過發展稻蝦產業,帶入全產業鏈的信息和內容;計劃建設小龍蝦育種中心,目標是建成國家級的良種場,形成產業示范。據悉,稻蝦共作項目目前匯集了眾多行業資源,已在深圳對接2000多家的餐飲店,鮮美的小龍蝦被端上餐桌。

  聶志奎,吉安市新干縣人,一名85后的博士研究生,現任江西新瑞豐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瑞豐公司)總經理助理,新干首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負責人,主要從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研發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發成果顯著,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本人也因此先后被評為吉安市首屆“返鄉創業創新優秀人才”、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專業技術領軍人才、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勞動模范。

  為何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回鄉創業?

  如今,“新留守青年”越來越多,博士回鄉不再是一件新鮮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扎堆大城市,在家鄉找到了更多實現自我價值的可能性。

  青年群體通過外出求學求職,獲得了開闊的眼界、豐富的知識、充沛的活力,他們能夠更敏銳地捕捉鄉村創新創業發展新契機,在解決自身就業、個人富裕、家庭和睦最大化問題的同時,間接產生一大批相關產業就業機會,為農業勞動力非農轉移和農民脫貧致富提供新途徑。

  高學歷人才在回鄉創業的過程,可以將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管理等信息要素帶回家鄉,不僅實現“回流一人,致富一家”加法效應,也產生了“創業一人,致富一方”的乘法效應。

  青年在回流鄉村的過程中,積極發掘本土資源優勢,通過創業示范引領、雇傭失業人員、市場商機開發等方式,激發與帶動更多剩余勞動力就業創業,不僅盤活了農業農村閑置資源,同時也為農村的脫貧致富及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創造了條件。

  各級政府出臺一系列鼓勵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

  山東、河南、四川、湖北、吉林等諸多省份也出臺各種政策,支持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

  比如,山東省就出臺了《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系統梳理了各方面支持農村創業創新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對策措施。包括,優化市場準入制度,縣級人民政府要設立“綠色通道”,為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提供便利服務,對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創新金融扶持方式,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山東對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實施創業補貼政策,在初始創業、職工社會保險費、就業崗位開發等方面給予一定補貼,返鄉下鄉人員創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按照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將搭建創業創新服務平臺,加強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培訓,建立返鄉下鄉人員信息庫,實施精準培訓,提升其創業能力,并加強創業園區(基地)建設。

  四川省出臺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對返鄉下鄉農民工、大學生和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等創業者從項目立項到創業成功全過程,全鏈條式制定了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實現創業過程支持政策全覆蓋。

  河南省也印發了《關于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指出要持續優化返鄉入鄉創業環境,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創新金融服務,健全用地支持政策,優化人力資源,強化基礎支撐,不斷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柴慧娟 高亞南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