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模式:在這里沒有一家涉鋁企業是虧損的

  在電解鋁資源優勢的基礎上,魏橋吸引和帶動了濱州周邊眾多鋁加工企業形成了大規模的產業集群,還引來了中信戴卡、北汽集團兩個世界500強企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 “濱州模式”。

  在前段時間于濱州召開的中國鋁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交流大會的間隙,山東創新集團董事長崔立新和記者笑談:“產業集群就像是多家飯店扎堆兒開起來的餐飲街,幾家歡喜幾家憂,有的老店干了幾十年生意依然非常紅火,有的店今天剛開張明天就倒閉了。但濱州這條以魏橋為龍頭的著名‘餐飲街’,每一家店的生意都蒸蒸日上。濱州鋁產業集群內沒有一家涉鋁企業是虧損的,全部都能盈利。”

  “創新集團是在魏橋提供的鋁水資源基礎上應運而生的。”作為一家濱州地區從事高端鋁材生產的下游鋁加工企業,崔立新直言與魏橋的戰略合作使得創新集團在產品生產上擁有了很強的價格優勢和規模優勢。目前該公司核心加工能力為400多萬噸,實際產量360萬噸,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交通運輸、電子產品等領域。

  不僅僅是創新集團,在這里眾多鋁加工企業的發展都受惠于魏橋的鋁水。這是一個超近距離的產業集群,企業與企業之間往往就隔著一條馬路或者隔著一道墻,魏橋的鋁水一出,就可以立刻到鋁加工企業的手中。從鋁土礦到鋁板帶箔、汽車輪轂、汽車零部件等最終的制成品,鋁水不落地,直接運到下游生產企業。大大縮短了生產流程,節約了鑄造、倉儲及再熔化成本。初步測算,魏橋每生產一噸鋁水,上下游企業就能共享900元的成本優勢。

  濱州市范圍內目前已經形成三大特色產業集群:以鄒平經濟開發區為核心、輻射魏橋鎮的特色鋁產業集群;以濱州經濟開發區為核心、輻射惠民、陽信的特色鋁制品加工高端產業集群;以北海經濟開發區為核心,輻射沾化的循環經濟產業集群。集群內涵蓋了全球最大的鋁合金特色輪轂生產企業中信戴卡,亞洲最大的活塞生產企業渤海活塞,國內最大的鋁合金材料生產企業山東創新集團、國內最大的鑄造鋁合金和功能母合金企業河北立中等鋁材深加工企業。形成了創新、久盛、天陽、裕陽等企業組成的國內最大的鋁棒生產基地;創輝、紫光、弘亞組成的國內最大的電工圓鋁桿生產基地;中信戴卡、六豐集團、立中集團組成的國內外高檔汽車鋁合金輪轂生產基地。

  如今,濱州市共有涉鋁重點企業34家,已形成電解鋁產能636萬噸、鋁材加工420萬噸的生產能力。2014年,鋁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24%,鋁工業的“濱州模式”已成為引領濱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