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開展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試點
齊魯網:在整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公立醫院改革既是重點也是難點。請問王省長,在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山東省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王隨蓮: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是醫改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最難啃的骨頭,公立醫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關乎醫改成敗。
從2010年起,我省的濰坊、東營分別作為國家和省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在“四個分開”等體制機制綜合改革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同時,大力推進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在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推行十項便民惠民措施,選取多個病種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努力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2013年,我省在30個縣(市、區)的75家醫院啟動了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通過實施一系列的公立醫院改革措施,老百姓醫藥費用負擔有所減輕,政府辦醫責任得到進一步強化,醫院運行新機制正在逐步建立,一些長期制約公立醫院健康發展的難點問題開始破解,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今年工作主要有:一是進一步擴大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覆蓋面。我省已向國家推薦申報了第二批改革試點縣(市、區),待國家批復后,將認真組織實施。二是改革醫院的補償機制。也就是將公立醫院補償三個渠道(即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改為兩個渠道(即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通過取消藥品加成,切斷醫院與藥品之間的利益鏈條,防止開大方、過度用藥,徹底破除“以藥補醫”機制。醫院收入減少部分,首先通過調整服務價格進行彌補,不能彌補的部分,通過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予以解決。調整后增加的醫療服務收費,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確保不增加群眾就醫負擔。三是改革醫院的人事分配制度。繼續深化醫院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靈活用人機制,逐步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健全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使醫務人員收入真正體現技術服務價值,并向臨床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干、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同工同酬。四是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逐步探索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選擇部分地區開展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試點,落實醫院獨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經營管理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負責人絕不能再兼任公立醫院的領導職務。督促醫療機構優化內部管理,加強成本和質量控制,不斷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辦醫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
齊魯網: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鼓勵社會辦醫,社會資金可直接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下一步,山東省在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方面將會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王隨蓮: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辦醫,加快形成多元化的辦醫格局,一方面,有利于增加醫療衛生資源總量,擴大服務供給,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各類醫療機構之間建立競爭機制,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不斷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我省一直非常重視社會資本辦醫工作,2012年就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各地也都制定了配套措施,積極推動社會資本辦醫工作。去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加快發展社會辦醫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省也將繼續完善各項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發展一批有規模、有質量、有品牌的非公立醫療機構,逐步建立起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需求相適應的多元化辦醫格局。
一是切實放寬社會資本的準入范圍。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舉辦各類醫療機構,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領域,都向社會資本放開。社會資本可以舉辦營利性的醫療機構,也可以舉辦非營利性的;可以獨資舉辦,也可以合資舉辦。當然,我們更加提倡企業、社會團體、慈善機構舉辦具有慈善性質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中,將為社會資本留出合理空間。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時,也會優先考慮社會資本。
二是為社會資本辦醫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我省將進一步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確保非公立醫療機構在融資、用地、價格、稅收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進一步簡化、規范社會資本辦醫的審批程序,嚴格控制審批時限,對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一律取消。
三是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制定相關政策,確保非公立醫療機構在科研課題招標、臨床重點專科和學科建設、職稱評定等方面享受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允許他們在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多點執業,鼓勵人才合理流動。
四是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持續健康發展。在放開醫療市場準入、簡化事前審批程序的同時,事中、事后的監管一定要跟上,這也是各級衛生計生部門下一步的重點任務之一。要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經營管理,完善相關的財務制度,鼓勵推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對無證行醫、亂收費、違法違規發布醫療廣告等擾亂醫療秩序、損害患者利益的行為,我們要依法進行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