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回味舌尖上的山東 細數17地市最具特色美食(圖)
核心提示: 《舌尖上的中國2》再一次將吃貨們的味蕾打得“遍體鱗傷”,吃貨們恨不得馬上就遠赴千萬里之外,去體驗那美味的誘惑。其實欲得美食何必跋山涉水,費那么多辛苦,就在我們周末駕車省內旅游時,順便就可享受一下我們山東地產的美食了,它們也毫不遜色喲。而且它們就和我們的家鄉文化緊密相連,親們,通過舌尖上的山東,重新把我們的家鄉品嘗和玩味一下吧。
■青島:
吃海鮮哈啤酒
到青島玩,如果不吃海鮮哈(喝)啤酒,那你就等于白來了。青島的云霄路美食街和閩江路都是游客云集的地方。想吃海鮮到這里可以大飽口福。如果你想品嘗地道的農家海鮮,不妨去城陽紅島和嶗山沙子口,這里有不少農家飯店。城陽區文陽路靠近雙元路京口社區附近,有飯店一條街,其中利民飯店、府圓餃子村的海鮮做得非常地道,分量很足而且絕對是家常做法。
啤酒當然要首選登州路啤酒街的了。因距酒廠很近,這里絕對是原汁原味的原漿啤酒。整條街都彰顯著深厚的啤酒文化,連古力蓋也都是啤酒造型。
要找小吃街,青島人大多會推薦你去位于中山路附近的劈柴院。這條與青島同齡的大院曾經異常繁華,又曾經一度衰敗,如今重又煥然一新。在這里,你可以找到馬三立老師表演過的地方,可以感受劉泰清西河大鼓曾經的輝煌。當年劈柴院是個“劈柴市”,全是賣劈柴的,而后形成了集市,在這些腳夫們聚集的地方,產生了諸多民間美食。如今,你仍可以找到老劈柴院的豆腐腦、濟南菜系名店元惠堂、李家餃子樓、張家壇子肉等,到了晚上還有曲藝相聲表演,十分熱鬧。
■煙臺:
“草根美食”燜子
民間美食很多都是偶然所得,煙臺燜子就是平民偶然智慧的結晶。相傳一百多年前,有門氏兩兄弟來煙臺曬粉條,有一次剛將粉胚做好,遇上了連陰天,粉條曬不成,粉胚就要酸壞。情急之下,門氏兄弟將鄉親們請來用油煎粉胚,加蒜拌著吃,大家異口同聲說好吃,有風味。于是便幫門氏兄弟支鍋立灶煎粉胚賣,人們都說好吃,但問此食品叫什么名,誰也說不出。其中一智者認為此品是門氏兄弟所創,又用油煎燜,就脫口而出叫“燜子”。
燜子用粗制地瓜淀粉做原料,將淀粉加水加熱打凍,將凍切成小塊,用鍋煎到外邊成焦狀顏色,由白變透明,并佐以蝦油、芝麻醬、蒜汁等調料上桌即可。位于芝罘區勝利路天天漁港一樓的“煙臺丹桂小吃城”里的燜子口味很純正,而且里面的本土小吃有不少都是老字號,里面的丹桂粉腸也是一絕。
盤絲餅也是煙臺的特色美食。清末薛寶辰的《素食說略》中,對用福山拉面制作的盤絲餅有詳細說明。制作盤絲餅需用抻面的方法拉成11扣面條,順絲放在案板上,在面條上刷上香油,每隔7.5厘米將面條切成小胚。取一段面條胚,從一頭卷起來,盤成圓餅形,直徑約4.5厘米,把尾端壓在底下,用手輕輕壓扁。放入平鍋內慢火烙至兩面呈金黃色成熟即成。目前煙臺的小南國酒樓、順泰大酒店等尚在供應。
煙臺有兩條比較有名的小吃街,一是黃海明珠路美食街,是煙臺具有特色風味的高檔餐飲美食一條街;再是上夼西路美食街,目前這里有美食餐館12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