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領導干部,要終身追究責任。
目標任務:認真執行環保責任追究制度,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領導干部,實施終身追責,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工作措施:加強環境保護法律知識培訓,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意識。認真做好重大生態環境污染破壞事件事故的調查處理,查明事實和原因,分清責任。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問題線索移送機制,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影響的領導干部,依據《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監察部、國家環保總局令第10號)、《山東省環境污染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省政府第138號令)等規定,嚴肅責任追究。牽頭單位:省環保廳、省監察廳。
五、改革監管執法體制
15.整合規范市場監管執法主體,推進城市管理、文化等領域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相對集中執法權。
目標任務:根據《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市縣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意見》(魯發〔2014〕11號),結合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市縣政府提出整合規范市場監管執法主體方案,全部工作于11月底前基本完成。
工作措施:加強與各市溝通,結合市縣政府機構改革,指導各市做好整合規范市場監管執法主體工作。督促各市加大對縣級整合規范工作的指導力度,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牽頭單位:省編辦、省法制辦。
16.加快縣級政府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探索綜合設置市場監管機構,原則上不另設執法隊伍。
目標任務:根據中央編辦關于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要求,選擇部分市(含縣級市)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切實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探索建立適應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行政執法體系。
工作措施:推薦我省4市(含3個縣級市)參加試點。待中央編辦進一步部署試點工作后,嚴格落實有關要求,加強對試點市的工作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具體工作問題,穩妥有序推進試點工作。牽頭單位:省編辦。
六、健全社會監督機制
17.限期實現行政機關與行業協會商會在人員、財務資產、職能、辦公場所等方面真正脫鉤。探索一業多會,引入競爭機制。
目標任務:根據國家有關部署要求,2014年完成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試點工作,研究提出逐步推開意見,2015年基本完成脫鉤工作。探索一業多會,引入競爭機制。
工作措施:9月份,對275家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進行調查摸底,摸清其與行政機關在機構、職能、人事、財務、資產等方面關系,確定20家試點單位。國家出臺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后,公布我省方案,正式開展試點工作。11月底前,總結試點經驗,研究制定全面開展脫鉤工作意見。積極推進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改革,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公益慈善類、科技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等4類社會組織并實行民政部門直接登記。開展一業多會試點工作,改革行業協會商會設置,允許同一行業按產業鏈各個環節、經營方式和服務類型設立行業協會商會,允許成立跨區域性行業協會商會。
牽頭單位: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
18.整合優化各職能部門的投訴舉報平臺功能,逐步建設統一便民高效的消費投訴、經濟違法行為舉報和行政效能投訴平臺,實現統一接聽、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統一考核。
目標任務:整合優化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投訴舉報平臺功能,逐步建設統一便民高效的消費投訴、經濟違法行為舉報和行政效能投訴平臺,實現統一接聽、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統一考核。指導市縣政府做好整合優化投訴舉報平臺相關工作。
工作措施:9月開展調研,由省政府辦公廳牽頭,召開省工商局、商務廳、質監局、食藥監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座談會,按照國務院確定的任務要求,研究提出我省工作要求、職責分工和時間進度。10月,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整合優化相關工作,指導市縣政府落實本行政區域投訴舉報平臺整合優化任務,并將落實情況上報省政府。11月,督導檢查投訴舉報平臺整合優化落實情況。
牽頭部門:省政府辦公廳、省工商局、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9.嚴懲以有償新聞惡意中傷生產經營者、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目標任務:加強新聞媒體內部管理、完善采編程序、嚴肅紀律要求、嚴格落實責任,認真落實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新聞采編各個環節形成嚴密、透明、無縫隙、常態化的監管體系,防止有償新聞行為的發生。查處一批新聞敲詐典型案例,嚴懲不法分子,維護生產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措施: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全面自查新聞來源、采編過程、采編人員、媒體駐地方機構的違法違紀行為。加強與紀檢、公安、網絡、通訊管理等部門溝通聯系,嚴肅查處有償新聞行為頻發、社會影響惡劣的媒體和從業人員,全面清理違規設立的頻道、網站和非法播出機構,嚴厲整治真假記者內外勾結、敲詐勒索行為,堅決打擊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假新聞。綜合利用新聞采編人員準入、重點媒體監管、新聞節目閱評等方式,嚴格新聞媒體內部管理。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打擊新聞敲詐工作,拓寬監督渠道。加大新聞采編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力度,增強遵紀守法意識,推動形成治理有償新聞的長效機制。
牽頭單位:省新聞出版廣電局。
七、完善監管執法保障
20.全面落實財政保障執法經費制度,市場監管工作經費和能力建設經費全部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確保監管執法人員工資足額發放。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嚴禁下達罰款任務,嚴禁收費罰沒收入按比例返還等與部門利益掛鉤或者變相掛鉤。
目標任務:按照現行財政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行政執法單位經費保障渠道,建立責任明確、管理規范、投入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全面落實財政保障執法經費制度,對行政執法單位編制內人員經費、市場監管工作經費和能力建設經費全部納入各級財政予以保障,確保行政執法經費保障水平與行政執法工作需要相適應。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對行政執法單位各項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及其他各類政府非稅收入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管理,堅決杜絕收費罰沒收入與部門利益掛鉤或變相掛鉤。
工作措施:四季度,結合編制2015年度部門預算,對省級行政執法單位編制內人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全額保障。對日常辦公、執法辦案所需經費,制定科學的標準,按規定予以保障。對培訓、裝備等能力建設經費,根據省級財力和執法工作需要,納入財政預算予以安排。加強對各地落實"收支兩條線"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搞"收支掛鉤"的地方和部門,及時予以糾正;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