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地處齊魯大地輻輳之地,有“天下泉城”美稱的濟南;一個是地處京杭運河中轉樞紐,有“江北水城”之稱的聊城。人親水而居,城依水而興,泉城與水城,濟南與聊城,今年再次因水而結緣:濟南舉辦首屆泉水節,聊城舉辦“水文化”節。兩個城市不約而同地聚焦水這個最有生命力的元素,大手筆描繪著“水文章”。
兩個與水有關的節慶是兩個城市的節日。兩個城市的節日不競爭,不排斥,而以水的柔性相包容,成為今年山東大地兩顆明珠,南北閃耀。
南北名城 與水結緣
兩座城,一南一北。一個泉甲天下,一個江北獨有。一個泉涌城撼,一個水載城鳧。一個濟南府,一個東昌府,都是歷史文化名城。
濟南擁有“泉城”美稱,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譽。擁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獨步天下。泉水縱橫分布,錯落有致,既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區泉群散落各處。眾泉如翡翠在濟南大地鑲嵌,日夜叮咚,光彩閃耀。眾泉匯流成的護城河流淌到大明湖,與周圍的千佛山、鵲山、華山等構成“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獨特風光。濟南集“山、泉、湖、河、城”于一體。
享有“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美譽的聊城是名副其實的水城,黃河在境內蜿蜒百余里,徒駭河、馬頰河等3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京杭大運河從市區縱穿而過。“南有杭州西子秀,北有東昌胭脂美”,聊城市區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內湖——— 東昌湖。“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體,交相輝映”的獨特格局是在中國江北獨一無二。
濟南聊城 落筆“水文章”
南北兩座城,順應人的需求,致力辦好水的狂歡節日,做足水的文章。
首屆濟南泉水節經過多年討論,今年確定舉辦,并擬定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舉行。活動方案(征求意見稿)主題活動多達幾十項,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個方面,分為文化藝術類、比賽評選類、休閑娛樂類、飲食健康類等。“濟南十大泉水景觀”評選、泉城形象大使暨荷花仙子評選、“認泉養泉”及民間名泉評選、泉韻茶香博覽會、“泉水·美食·街”尋找濟南特色美食街、濟南首屆中學生詠泉原創詩歌大賽等系列活動目前已相繼展開。已啟動的系列互動,引人矚目,吸引全民參與,而花船巡游、萬人游泉等節日期間的“泉水狂歡”活動則讓人充滿期待。
25日上午,聊城在濟南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3“水文化”節活動相關信息。“水文化”節將于5月10日開幕,時間一直持續至年底。“水文化”節將圍繞水開展9項主體活動、16項特色專項活動,其中包含2013中國江北水城·運河古都(聊城)“水文化”節暨首屆國際微映像節開幕式、日月潭·水城情——— 聊城臺灣經貿文化交流周、全國龍舟公開賽、溫泉文化節等相關活動。
南北互動 聚人引財
一南一北,因水結緣。兩城辦節,南北呼應。
聊城舉辦“水文化”節,定位于“文旅搭臺、經貿唱戲,聚集人氣、促進發展”。濟南舉辦泉水節,市民也清醒地認識到,泉水節不僅是濟南人自己的節日,也是“全體人民的節日”,泉水節能夠聚人引才,成為推動發展的堅強助力,成為城市崛起的代言品牌,成為科學發展的成功案例。
聊城突出“水生態、水生活、水休閑、水經濟”的水文化,濟南強調“開門辦節、開放辦節,讓人民參與,由群眾主導”的人理念。
聊城人到泉城必看“天下第一泉”,與泉水一親芳澤;濟南人到聊城,必看東昌湖、泡溫泉。同在省會城市都市圈內,濟南聊城已是關系緊密、往來頻繁的兄弟姊妹,實現了人的來往溝通,物的集散交易。
南北互動的作用力,又不單單局限在兩座城市間的交流。濟南和聊城,同做水的文章,辦水的節日,互動形成的合力,將超越單一影響。在山東大地,兩個歷史文化名城舉辦的關于水的節日,因時間跨度長、互動內容多、參與性強等優勢,必將帶動山東旅游,提升知名度,兩城市的旅游“溢出效應”不可忽視。 (本報記者 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