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揭秘藍翔培養黑客傳聞:國外黑客每天都來轉悠七八十次
大廚·黑客·挖掘機
解密藍翔的真相與傳聞
這是一所具有中國奇觀色彩的技校。他們用病毒式傳播的廣告讓自己變得全國知名,用極高的就業率保持著生源,甚至還陷入過為中國培養黑客的詭異傳聞。
最重要的是,在大學畢業生每年都面臨就業窘境的當下,這所學校的畢業生供不應求。
實用主義,是這所學校最核心的價值觀。從創立到現在,他們設立專業和管理學校的唯一考量
只有一個——培養企業需要的技工。這不是學校,這是工廠,他們不生產商品,他們生產工人。
本刊記者/萬佳歡(發自山東濟南)
“你有藍翔技工學校的美容美發畢業證嗎?”王小賤要給黃小仙剪劉海,后者皺著眉頭發問。
這是電影《失戀33天》的一段對白。
“第84分鐘,”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校長榮蘭祥坐在他辦公室的沙發里,咧著嘴邊看邊樂。他同樣喜歡電視劇《老米家的婚事》,演員馬麗操著一口東北腔調侃,自己“高考一二三志愿都被改成了藍翔技校” 。
前段時間,藍翔廣告部的工作人員把所有影視劇、媒體、網友“免費給藍翔做的植入廣告”剪成了一部半小時的片子。對這些惡搞、調侃、嘲弄和消費藍翔的段落,榮蘭祥似乎毫不介意,它們甚至被寫進了藍翔高級技工學校的招生簡章。
“玩兒唄。” 榮蘭祥笑著說,河南口音里夾雜著山東腔。他個頭不高,白襯衫整整齊齊地用皮帶扎進西褲,講話謹慎、謙虛,看上去像一個體制內的普通干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他搬過一張條凳坐在記者對面,挺直腰桿,坐得板板正正。
榮蘭祥身后的窗外是占地300多畝的整潔校園,而這還遠遠不到藍翔5個校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這是7月25日深夜,他手下的1500名教職工早已離開,在這里學習60多項工種職業技能的3萬多名學生也快要入睡。30年前,不到20歲的榮蘭祥在濟南創辦了這間學校,他沒有想到學校會達到今天的規模:光是負責接聽招生熱線電話的接線員就有100多個。他認同,藍翔是亞洲最大的職業教育培訓基地,“無論是面積、生源和質量來說都是”。當然,他也無法設想,藍翔幾乎已經成為當下中國最神秘的教育景觀。
“學生是產品”
7月26日傍晚6點,一大群年輕學生開始從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藍翔)的校園里向大門聚攏。這是長期班的同學開始放暑假的日子。
22歲的烹飪系學生吳坤和幾個同學擠在人群里。藍翔南校區擁有一扇足足50米寬的大門,這個距離可以并排停放近20輛轎車。在吳坤身后,一棟方方正正的灰色大樓佇立在高高的階梯上,它不像一個學校,更像某個帶廣場的縣委或市政府大院。
在吳坤看來,學校里哪里都大:西校區數控計算機實習大樓那間號稱全世界最大、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電腦機房里,放著1000多臺電腦;光是汽修樓就分三個區,像迷宮一樣,他繞了半個學期都沒繞明白。他跟他的同學們對這里氣派的樓房和綠化環境基本滿意。2012年,汽修專業學生徐曉博第一次來藍翔參觀時,發現這里“就是心里想的那樣,挺符合要求”——他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對大學的向往。
事實上,采取全封閉式教學管理的藍翔跟普通大學完全不同。也許藍翔更類似一個集合了中學、部隊、工廠車間(也許還有優美的大學校園環境)的復雜集合體。學生們接受中學生式的理論授課和準軍隊化的嚴格管理制度。同時比所有的大學生都要提前接受來自社會實際崗位的考驗。
待的時間久了,學生們會漸漸體會到其中的復雜。這里每天都有畢業離開的同學,接待大廳里每天都坐著來試學的新人。班里的同學不僅來自全國各地,年齡跨度也很大。在這里,有上幾輩人都是從藍翔畢業的“藍二代”“藍三代”,有一個韓國人,有一個鋼琴十級,甚至還有一個之前自己開過演唱會的人。但實際上,85%的學生都來自農村,很多專業老師也都是工人、農民出身。
“我會開裝載機,就是鏟車,”來自寧夏的汽修專業學生楊晨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可以給小麥上藥,幫別人裝卸大塊貨物,三米高,很霸氣。”他留著一個夸張的“莫西干”發型,兩側頭發剃光,中間一溜頭發豎得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