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更是做了一首吐槽詩:“上班下班,千里車流,萬里人潮,經十大道,千里車流,萬里人潮。望二環內外,車行如龜;油價升高,情緒悶騷。司機煩躁,一步不動,總是紅燈憋出尿。交通如此多焦,引無數‘大款’上公交。須晴日,看滿街汽車,分外妖嬈。街道如此多嬌,引無數交警競折腰。惜奧迪A6,慢如蝸牛;奔馳寶馬,無處發飆。一代天驕,蘭博基尼,淚看電驢兒把車超。俱往矣,還數自行車,猛蹬嗷嗷!”[詳細]
和平路施工、山大路施工、英雄山路南頭施工、緯十二路施工、泉城路也將施工……自2009年全運會前密集修路期之后,時過不到5年,濟南市再次進入道路施工密集期。道路改造扎堆在東、西、南部城區,而這三大區域也成了道路擁堵最嚴重的區域,市民甚至感慨,身邊的路不是在修路,就是在堵車,要想開車順利上下班,真是挺難。[詳細]
坦白地說,“扒路軍”這個詞在濟南婦孺皆知,而公眾對這個“扒路軍”問題之反感厭惡,甚至比工程拖沓延期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拿山師北街為例吧,2005年6月中旬這條路被整治一新,平整的瀝青路面頗讓附近居民和中小學生高興。但還沒高興兩個月,8月份大家就發現路中間又被掘開了一道大溝。一問,原來先前修路的和這次扒路的不是一伙人,前一撥是修路的,這一撥是鋪設管道的。在背街小巷整治中也存在類似現象,本來路已經平整好也鋪上瀝青了,結果為了安路燈又把路面刨開了。[詳細]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說,一大批道路最近相繼開工,部分是因為迎接10月份在濟南舉辦的十藝節。記者在濟南市政府網看到,二環西路工程、緯十二路工程被列入了“迎十藝節重點項目”。今年省城要修18條重點道路,如果把這些道路分散開修,對于交通擁堵也許有所改善,可是為何這么集中?省城一家施工單位工程負責人說,修路對于氣溫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在-5℃以下時,水泥穩定碎石就無法鋪設,瀝青鋪設要求在10℃以上。所以適合北方地區修路的月份只有每年3月到11月。[詳細]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工作人員解釋說,泉城路半封閉施工,意味著工期要延長一倍,通行效果卻不一定好。“長痛不如短痛”,半封閉施工和分段封閉施工,都會大大延長施工時間。而二環西路南延建設工程、二環南路西段建設工程,都是采用半封閉施工的方式。二環西路和泉城路不同,前者周圍多是村莊,沒有可繞行道路,全封閉后車輛無法繞道,后者可以有多條繞行道路,所以寧可半封閉拉長工期,二環西路南延也需要采取半封閉的施工方式。[詳細]
工作人員說,在沒有引入城市綜合體時,一般的道路就能夠承載水、氣、熱、排水、電力、污水等多種管線,城市綜合體對于配套管線需求很大,經常需要對道路刨掘,進行管線的更新。從2012年開始,為了避免道路的重復挖掘,省城開始對各種管線實行統籌開挖的辦法,一家管線單位動工前,相關的管線單位坐在一起商量,看看各自單位有沒有在該區域內進行管線改造的計劃,如果這家單位表示沒有,則5年之內這家單位不能再對該區域施工。如果有,一起同步施工,以避免反復挖掘。[詳細]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市政工程施工有很多環節,從前期工程的策劃到工程的設計招標、監理招標、施工招標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工程策劃,策劃階段需要對道路維修的各種困難進行分析,這其中可能遇到很多困難,比如拆遷問題,管線遷移問題,資金問題等等。因為拆遷不到位,有的工程已經拖了兩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