磧口古鎮:九曲黃河第一鎮
磧(qi)口古鎮位于山西省呂梁市臨縣,隔黃河與陜西吳堡縣相望。古時,黃河水道十分繁忙,黃河因“大同磧”而受阻,磧口卻因“大同磧”而受益!按笸儭碧柗Q黃河第二磧,是一段近500米長的暗礁式石槽,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難以通行,磧口遂成為黃河北干流上水運航道的中轉站,并由此而得名。磧,在當地人的說法里是指黃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淺灘。
從這一段描述,可見黃河對磧口古鎮的深遠影響。磧口,左為秋水河,上方來水為黃河,交匯處為麒麟灘。這樣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早在戰國時期,這里就是趙國藺邑很重要的一個軍事要沖,之后歷經秦、漢、兩晉皆如此。
不同于南方古鎮,磧口更顯大氣,莊嚴,北方的黃土建筑高低錯落地站在黃河邊上,讓人想到的是黃土地上的悲愴。來往于此的人,多是粗獷的生意人,畢竟黃河邊的人怎能像南方人般小巧。
磧口古鎮興盛時期,每年僅從內蒙古河套的磴口出發來磧口的船便有四千艘,再加上五原、包頭、托克托、府谷的木船和皮筏子,每天都有幾十艘船和筏子從上游下來,這里總停泊著上百艘,并列五、六排,綿延好幾里。
磧口古鎮保留著眾多的歷史建筑,晉商文化在這里也有著很多體現,古老的碼頭雖早已沒有停泊的船只,但這一切,依然會把人拉回千百年前,昔日的繁華,似乎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