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灣內(nèi)冰川縱橫交錯,云集了世界上超過半數(shù)的潮汐冰川,最大的泛太平洋冰川長約40公里,寬度超過兩公里,高度約100米,仿佛海灣邊上的一道巨型長城。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冰川灣的冰川一直不停地消融、后退。如今冰川灣的18條冰川均是從200多年前的那條巨型的冰川中分離出來的;以科學家謬爾命名的冰川,在過去7年就后退了8公里。
冰川后退后留下的空地,迅速被各種植物所占領。200多年前還是冰川地方,如今已是郁郁蔥蔥的森林,棲息著狼、棕熊、駝鹿等上百種動物。
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東南端與加拿大接壤處,聳立著眾多挺拔險峻的高峰——整個北美洲最高的10座高峰就有6座屹立在這里。終年積雪的眾多山峰環(huán)抱著一個海灣,并為它擋住了來自太平洋的溫暖的季風,使得該海灣降雪量極高,形成了冰川縱橫、白雪蓋頂?shù)淖匀黄婢埃虼耍@個海灣也被命名為冰川灣。
冰川灣擁有18條冰川以及除南北極外最大的冰原,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在它被發(fā)現(xiàn)的200多年中,各條冰川均以每年數(shù)百米的速度不停地消融、后退。曾經(jīng)被冰川覆蓋的土地慢慢地顯露出來,迅速地長滿了各種植物,甚至變成了森林,吸引了眾多飛禽走獸前來棲息,恢復了冰川時代之前的生機。
擁有世界上過半的潮汐冰川
只能乘坐飛機或游輪觀看
冰川灣的降雪量極高,落下的雪花相互擠壓,緊密鑲嵌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巨大的冰塊。當冰塊變得越來越大以后,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便開始順著地勢向下滑動,形成了壯麗的“冰塊河流”,并緩慢地奔向海拔更低的大海。
根據(jù)所在的地理位置,冰川可以分為潮汐冰川和山谷冰川。顧名思義,潮汐冰川是沿河口直接入海的冰川;山谷冰川就是在高山峽谷里形成的冰川。
全世界已發(fā)現(xiàn)的潮汐冰川共有30條,其中16條都分布在冰川灣地區(qū)。海灣最北邊的泛太平洋冰川是最大的一條,也是世界上最寬的潮汐冰川。這條冰川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它穿越了美國和加拿大的國界線——冰川前半部的3.2公里屬于美國領土,其后的大部分區(qū)域則位于加拿大境內(nèi)。從1879年被發(fā)現(xiàn)開始,這條冰川每年都因不斷消融而向北后退,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有接近40公里的長度和超過兩公里的寬度,高度則約為100米。在傾瀉入海的泛太平洋冰川上,可以發(fā)現(xiàn)表面覆蓋著大量從山上攜帶的泥沙,使冰川的整體顏色顯得灰暗,但這絲毫無損它作為最寬潮汐冰川的壯麗。
泛太平洋冰川南方的馬杰瑞冰川規(guī)模稍小,長度超過20公里,寬約1.6公里,最高處超過100米。這條冰川以前其實是泛太平洋冰川的一部分,直到1912年才分離出來。馬杰瑞冰川表面的泥沙極少,因此與其“母親冰川”灰暗的顏色不同,它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一種淡淡的藍色光澤,如同一塊塊不透明的藍色水晶。
為什么白色的雪形成的冰川是一種淡淡的藍色呢?這是因為年復一年地降雪、結(jié)冰,而且終年不化,使冰塊的密度越來越大,高密度的冰把長波的色彩,如紅色、紫色都吸收了,對短波的色彩卻拒之門外,于是短波的藍色就反射出來,使冰川變成了藍色。不過這種淡藍色的冰川沒有了泥沙的保溫,在夏季常常發(fā)生崩塌:伴隨著隆隆的巨響,大塊的冰塊從冰川上剝落下來,掉入海里,激起附近海域里一陣騷動,海鳥、海豹等動物會抓住這短暫的騷動,捕食那些因冰塊剝落而激起的魚。
被群山環(huán)抱的冰川灣不通公路,人們想要一睹壯麗的冰川,只有乘飛機從空中俯瞰或搭乘游輪近距離接觸。在飛機上向下俯瞰,一條條巨大的冰川如同灰白色的巨龍,從山嶺上蜿蜒而下,奔流入海。在它們?nèi)牒5哪且粍x那,仿佛被施了定身魔法一樣,定格在了海灣之畔。
在游輪上觀看冰川,則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海灣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霧氣,環(huán)抱峽灣的山峰覆蓋著白雪,仿佛在虛無縹緲之中。離冰川越近,海面上漂浮著的碎冰就越多,近距離觀看高達100多米的冰川讓人震撼,連綿幾十公里的冰川猶如一條幽藍的長城樹立在海邊。
在氣溫的升高下步步后退
冰川的滄海桑田
早在200多年前,就曾有過關于冰川灣的記錄。1794年,英國航海家溫哥華乘坐“發(fā)現(xiàn)”號輪船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這里還沒有冰川灣。溫哥華只看到一條巨大冰川的盡頭,它記錄下了這一堵巨大的冰墻后便離開了。
85年后,美國環(huán)保先驅(qū)、自然學家約翰·謬爾來到這里時,冰川已經(jīng)向陸地縮回了77公里,形成了一個廣闊的海灣。壯麗的冰川使謬爾癡迷,他不僅數(shù)次長時間地對冰川灣進行考察,成為第一個對冰川灣進行研究的人,還冒險攀登上了冰川的發(fā)源地——那些高聳入云的山峰。謬爾曾經(jīng)這樣描寫過冰川灣:“翼狀的云層環(huán)繞群峰,陽光透過云層邊緣,灑落在峽灣碧水和廣闊的冰原……非凡美麗的山峰上似有紅色火焰在燃燒……那五彩斑斕的萬道霞光漸漸消褪,變成了淡淡的黃色與淺白。”他筆下的美景至今仍然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