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珍池來,很多老濟南人就想起兒時在里面扎猛子的快樂時光,還有泉畔青石板上婦人們洗衣聊天的熱鬧場景,可是如今的珍池附近冷冷清清,難見人影,池水渾濁,除了南側的王廟池一如既往的陪伴著她外,這里的很多東西伴隨著拆遷改造的步伐已經物是人非。
扇形的泉池讓人想起王府池子,珍池街以其為名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珍池街,在街北段路西側看到一個扇形的池子,池里的水有些渾濁,水池的西北方向有一個明渠,泉水原來是往北流出的,但現在被墻堵住,珍池成了不流動的一潭死水。珍池的西側是一棟樓房的院墻,泉池外側有一圈石欄桿圍擋著,外面是一圈矮冬青。
看著眼前的珍池,記者一下子想到了王府池子,同樣一個大泉池,西側同樣是一堵院墻,西北側有流出泉水的明渠,惟一不同的是水不流動了。珍池緊鄰珍池街,這條巷子的名字就來自這個當年美麗的泉池,居民馬先生告訴記者,關于珍池的來歷有人說是池中有寶物,所以才有了珍池的叫法,還有一說是珍池的水來自于珍珠泉,泉水流到珍池,再從西北側的明渠流經一座小橋,來到后宰門街,然后匯聚流到曲水亭街上。“可是后來,隨著城市的發展,美麗的珍池不再美麗,慢慢變成了一潭死水,讓人惋惜不已。”
王廟池與珍池默默相守,繁華落盡空悲悵
馬先生告訴記者,小時候,珍池被人叫做鴨子灣,是伙伴們游泳戲水的好地方。珍池北面緊靠居民的屋墻,民屋為南屋,打開窗戶可見泉池。沿墻有一溜高出水面的青石板,女人們在上面洗衣,孩子們則在上面跑著往水里面扎猛子,那時候珍池周邊特別熱鬧,很市井很有生活味兒。
說起曾經的回憶,馬先生很是留戀,可是即便有著如此美麗故事的珍池也曾經一度被填埋。在珍池南側有一個方形的小泉池,叫王廟池,王廟池的石碑還鑲嵌在西側的墻里面。“這兩個池子都曾經被埋過,直到1982年兩個泉池才重見天日,但因為水脈已經不通,池中的水常常變得渾濁不清。”
記者看到珍池街以東的老舊建筑已經拆除了,正在進行施工,珍池街西側早就建起了樓房,舊時的感覺早就沒了,由于縣西巷拆遷之后這一帶的居民減少很多,昔日熱鬧的珍池泉畔已經鮮有人經過了,顯得冷冷清清的,看上去還有破敗感。繁華落盡,物是人非之后,只有王廟池與珍池一直相伴。
重修泉池,將讓美麗泉水煥發新活力
在王廟池邊上,歷下區園林局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王廟池西側的墻體正在進行維修。由于施工和大風天氣,王廟池的泉水變得更加渾濁。“我們將利用泉池原來的老石頭重砌井口,用泥漿泵把泉池底部的淤泥打起來,再用機器抽上來,徹底清淤,然后把泉池周邊的墻體進行美化,打造成青磚灰瓦白墻的仿古景觀。”歷下區園林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王廟池和珍池屬于院外泉,修復起來相對簡單一些,不過目前珍池還沒有開工。“現在同時進行的有好幾個泉子,一邊清淤,一邊整治泉池周邊的環境,珍池具體的修復方案還在商討之中,整治好了之后,珍池和王廟池應該比現在美觀,對于外地的游客也有了吸引力。”針對園林部門的修復,馬先生充滿了期待,“這些泉子都有著美麗的傳說和很多老濟南美好的記憶,應該早點修好才是。”記者 崔艷紅 實習生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