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見習記者 劉振 通訊員 尹哲) 近日,記者在洋河鎮的一處草莓采摘園里看到,雖然清明小長假已過,但仍有不少游客在觀光采摘。記者從洋河鎮政府了解到,近年來,洋河鎮轉變農業發展思路,體托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觀光旅游型農業,吸引游客上門進行采摘、垂釣、品嘗農家宴等生態旅游活動,其中,僅清明小長假三天時間,就有萬余人次前來觀光旅游。
“地里種植草莓已經有十多年了,以往草莓熟了,我們都是將草莓拉倒鎮里面擺攤賣掉,不但浪費功夫,有時還不見得能賣出去,現在我們發展觀光采摘農業,直接讓游客到大棚里面采摘,這樣能增加游客的樂趣,吸引回頭客,清明三天假期,我每天都能收入近兩千元,現在我的草莓種植園已經成為了當地春季旅游的一個景點,我們坐在地頭上就能賺錢。”洋河鎮的草莓種植戶王繼斌高興地向記者說道。
記者從洋河鎮政府了解到 ,近年來,在該鎮政府的引導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民看清了現在的形勢,開始改變以前被動勞動生產的局面,發展觀光旅游農業。洋河鎮山相家村的村民現在也開始在他們的蓮花山上發展起了觀光旅游農業,撿山雞蛋、打野兔、挖山菜、垂釣等趣味性的生態旅游活動吸引著不少游客前來游玩,今年他們還將擴大特色農牧品種的種植、養殖規模,打造更立體、更豐富的休閑旅游品牌。
“我們按照南工、北農、中旅游的空間發展布局,體托艾山風景區、觀光農業示范區的資源優勢,吸引游客來進行觀光旅游,幾乎每個周末,都會有千余人次到洋河來采摘 、垂釣 ,清明期間,每天更是有近4000余人前來旅游,三天的來觀光的游客過萬人次。”洋河鎮政府的工作人員說道。